
- 索 引 号: FJ00110-0200-2024-00003
- 备注/文号: 闽民办函〔2024〕1号
- 发布机构: 省民政厅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1-18
- 有效性: 有效
各设区市民政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厅机关各处(室、局),厅属各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4月,省民政厅发布《福建省民政厅关于做好2023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工作的通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民政政策理论研究成果。截至10月底,全省民政系统、高校及社会机构等共提交各类论文256篇。经多轮评审,共评选出省级优秀论文65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22篇、三等奖37篇(附件1);优秀组织奖4个单位,分别是厦门市民政局、福州市民政局、泉州市民政局、福建江夏学院。
全省民政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民政部工作要求,持续重视和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工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为开展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结合创新推进福建民政特色工作、助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深化民政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研究,力争取得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
附件:2023年度福建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福建省民政厅
2024年1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2023年度福建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课题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 序号 | 论文题目 | 报送单位 | 参与成员 | 
| 一等奖 6 篇 | |||
| 1 |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福建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 | 福建江夏学院 | 林丽梅、赖永波、严圣明 洪 瑜、伍柔静、王黎明 | 
| 2 | 福建省银发经济发展研究 | 福建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 池秋娜、吴玉韶 苏忠鑫、何晓清、柯红梅、陈 倩 | 
| 3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互助养老的制度实践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Y、M、C村为例 | 德化县致和社工事务所 | 童 敏、周晓彤、潘春珠 邓文娟、刘凤鸣、陈国安、曹书涤 | 
| 4 | 打造多元社会救助支持网络,推进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以泉州市救助站为例 | 泉州市救助站 | 薛思梅、蓝志坚、施珍妮 王黎敏、林巧真、陈维维、黄炎地 | 
| 5 | 乡村精英返乡治村的社会网络及其功能 | 汕头大学 | 林彬彬、陈杉杉、石柏林、陆春荣 | 
| 6 | “情有毒终”厦门市集美区吸毒人员情感支持现状研究和服务策略 | 厦门市集美区禁毒协会 | 黄德茹、杨蕙祯、洪登科 程祥超、黄小宝、邱庆珠、林 群 | 
| 二等奖 22 篇 | |||
| 7 | 大数据在社会救助领域的应用研究 | 福建江夏学院 | 吴佳惠、兰剑琴、林迪芬 赖永波、陈俊星、李羿琼、李夏颖 | 
| 8 | 老年数字素养与高品质生活的内在逻辑与增能路径 | 闽南师范大学 | 陈景亮 | 
| 9 | 两岸社区治理经验融合的“炼苗”机制及其实现路径——以“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福州市晋安区为例 | 福建农林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 杨国永、宋 琴、林 勇 郭玉辉、王全明、唐艺婷、潘子玥 | 
| 10 | 助力“幸福老人”品牌建设的社会医养融合发展研究 | 福州市台江区民政局 | 张 杰、梁 栋 林彩月、蔡秀莉、廖丽琴 | 
| 11 | 共建共治共享制度下基层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发展思路研究——以全国文明城市福清为例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 林 嵩、陈春彦、陈致烽 林 晖、谢欣颖、陈紫婷、江悦庭 | 
| 12 | 多元共治、赋能社区,城中村治理“厦门样本”的实践与思考 | 厦门市民政局 | 洪全艺、岳世洲、陈雅琪 刘 瑞、华树林、陈贤武 王肖敏、吴品元、周养类 | 
| 13 | 福建省行政区划优化思路与调整路径研究 | 天津财经大学 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 研究中心 
 | 杨 峥、李 治 金泽邦、竹志奇、王 涛 | 
| 14 | 社会组织助力福建社会事业发展研究 |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 研究院 | 郭玉辉、林志鹃、李锋华、郑桂秀 | 
| 15 | 新时期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基于福建省居家社区养老的实地调研 | 福建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 陈青文、梁 栋、柯红梅 畅守忠、廖丽琴、丁雅婷、颜全驰 | 
| 16 | “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精准化研究 | 福建江夏学院 | 王碧英、徐志刚、周爱萍 林丽丽、洪 瑜、陈济海、林子琳 | 
| 17 |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实践和发展思路研究 | 集美大学 三明市民政局 | 洪姗姗、周学斌 姚进忠、孙招玉、邓 玮 | 
| 18 | 标准化模式与高质量发展:福建宁德市行业协会商会标准化建设赋能“8+1”等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案例研究 | 宁德市民政局 宁德市标准化科学技术研究院 | 嵇 静、蔡小鸿、王新华 林 影、何文捷、缪仙玉 | 
| 19 | 流浪精神障碍患者社会救助研究——基于宁德市福安精神病人疗养院的调查与研究 | 宁德市福安精神病人 疗养院 | 陈 铭、彭铃武、张 冰、薛文敏 | 
| 20 | 数字技术助推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特征、过程与优化路径 | 福建师范大学 | 侯 斌、吴欣妍、黄雨淇 | 
| 21 | 社区治理视角下家文化对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影响方式的研究——以惠安县聚龙小镇志愿服务为例 | 福建省致和社会组织 孵化与创新中心 | 林海燕、刘江龙、杨 欢 郭小华、王晓亮、黄晓斌、徐 洁 | 
| 22 |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深化拓展“福蕾关爱”的行动研究 | 厦门市思明区启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洪晓萍、赵丽娟、董雯琴 陈影霜、柯毅萍、陈瑜琦、康晓敏 | 
| 23 | 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研究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 吴雨星、王文选、徐惠燕 谢耀南、韦志钢、张欣入、陈志登 | 
| 24 | 福建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 | 陈佑成、黄娅碰、马永强、洪小燕 张宛儿、张孙博文、武耀杰、魏 启 | 
| 25 | 社会支持视角下乡村老年协会介入农村互助养老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晋江市农村幸福院为例 | 晋江市益心社工服务中心 | 黄铭瑜、黄美迎、陈晗清 洪智育、张瑞萍、施雅玲 | 
| 26 | 中国式现代化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研究 | 漳州市民政局 | 郭细卿、罗晓红 叶蜜宝、张舒伟、贺兰兰 | 
| 27 | 福建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认知障碍老年人护理评估工具及护理服务内容规范研究 | 福建医科大学 | 李 红、晁玥畦 颜缘娇、陈美榕、黄晨杉 | 
| 28 | 论新时代闽东特色的乡村组织振兴之路 | 宁德师范学院 | 周维功、叶兴建、 夏良玉 游国斌、张 芳、王丽丽 | 
| 三等奖37篇 | |||
| 29 | 政府购买服务场景下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专业人才培育路径究——以厦门市L社工服务中心为例 | 厦门市集美区欣立 社工服务中心 | 柯燕琼、黄德茹、林幼妹 高伟芬、吴富春、陈小芳、冯珊萍 | 
| 30 | 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以泉州市为例 | 泉州市禾康智慧养老 服务中心 | 欧鋆灵、洪月辉、邱正斌 邱俊杰、赖翠霞、蔡永升、方海涛 | 
| 31 | 城中村脆弱家庭流动儿童保护服务策略探索——以厦门市H工业社区为例 | 厦门市湖里区培善社会服务中心 | 刘长洪、孙明霞、黄玉敏 | 
| 32 | 增能理论下社会工作介入乡村留守儿童的服务研究——以洛江区“福蕾行动计划”为例 | 泉州市洛江区 启航青少年社工服务中心 | 段里鹏、黄必庆、黄 超、黄启军 | 
| 33 | 关于构建社区居家失能老人数智整合照护体系的思考 |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陈榕芳、罗格莲、李 铮、梁 栋 | 
| 34 | 我省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构建探索 | 福建江夏学院 | 陈盛淦、朱艳钦、张云年、杨治康 | 
| 35 | 机构养老人身照护合同的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 福建省老年事业促进会 | 官玉琴、颜全驰、杨爱梅 | 
| 36 | 收养家庭探访工作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以福建省X市儿童福利院为例 | 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 | 吴婷婷、余 虹、洪香绮 | 
| 37 | 养老机构照护风险与防范机制研究 | 福建省民政学校 | 黄汉卿、张君怡、付艳玲 张秀勤、林 立、苗 盛 | 
| 38 | 乡村振兴进程中社会组织参与相对贫困治理的创新机制研究——基于多案例的比较分析 | 闽南师范大学 | 方 劲、邱雯雯 张 晟、吴玙璠、冯弘宇 | 
| 39 |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实践和发展思路研究 | 福建省社会组织登记中心 | 黄松源、黄雨淇 | 
| 40 | 基于 ADDIE 模型的社区护士预防与干预老年虐待培训课程体系开发 | 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庄嘉元、李丹阳、王珠珠、王 艳 | 
| 41 | 空间再造视角下乡村精英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 福建医科大学 | 李 青、李春芳、李 盼、林晓风 | 
| 42 | 社区治理视野下城市中心街道社工站的发展路径研究——以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社工站为例 | 泉州市丰泽区民政局 | 吕岚岚、何志宏、胡美凤 林银花、何 美、李惠敏 | 
| 43 | 赋能视角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 福建医科大学 | 林 榕、李育莲、骆钰婷 | 
| 44 |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老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 闽南师范大学 | 邱雯雯、黄耀明、王旭辉 陈 莹、陈 炜、蔡旭哲、杨贵茹 | 
| 45 |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老年人数字媒介素养提升策略的建构研究 |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 徐 瑞 | 
| 46 | 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 莆田市民政局 | 郑振宇、林喜燕、杨 蓉、朱清鹏 | 
| 47 | 健康福建背景下失智症照护人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 宁德师范学院 | 苏裕盛、兰兴斌、余春森 袁治国、沈成万、陈芳芳 | 
| 48 | “渗透”乡土社会:项目运作下的国家基础性权力建设 |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 段晓雪、龚灿林 郑钦晖、熊 沁、聂熙忱 | 
| 49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研究——以晋江市社会救助工作为例 | 晋江市益心社工服务中心 | 黄美迎、黄传配、张瑞萍 黄铭瑜、陈晗清、张梅芳、黄秀凤 | 
| 50 | 福州市“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智慧社区治理模式研究——基于福州市4个社区的调研 | 福建江夏学院 | 赖永波、周爱萍 | 
| 51 | 乡镇社工站在农村互助养老中的作用发挥与实践模式 研究——以福建省百崎乡社工站为例 | 福建省致和社会组织孵化与创新中心 | 夏晋城、何志宏、黄美迎 王 杰、刘 洋、林银花 | 
| 52 | “党建引领、近邻服务”基层治理模式研究 | 福建江夏学院 | 黄剑宇、李 煜、王碧英、陈乙酉 | 
| 53 | 保障房社区治理问题及居民参与路径分析——以厦门市JA社区为例 | 厦门市民政局 | 吴菲菲 | 
| 54 | 多元教育策略:青少年禁毒教育的新尝试——基于启福 禁毒项目的案例研究 | 厦门市民政局 | 柯毅萍、俞玲敏、宋阿沛 | 
| 55 | 后拆迁时代小区情感治理实践——基于J街道两个社区的案例研究 | 厦门市湖里区霞辉老年社会服务中心 | 郭明军、陈琴燕、李 楚 | 
| 56 | 从外嵌到内生: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社会组织发展道路 转型的研究——以德化县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为例 | 泉州市德化县民政局 德化县致和社工事务所 | 邓文娟、周晓彤、潘春珠 陈成法、刘凤鸣、陈玲玲、陈尧玲 | 
| 57 | 建瓯市殡葬改革的实践与启示 | 南平市建瓯市民政局 | 吴章中 | 
| 58 | 预防与发展导向的灾害社会工作架构的构建与本土化 实践 | 福建省减灾中心 | 任劭喆、陈维维、王 杰、简少清 | 
| 59 |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以福建省南平市为例 | 南平市民政局 | 李长青、林清力、朱丽娟、郑 婕 | 
| 60 | 殡葬领域风险与应对研究 | 福建省现代民政研究院 | 林福同、陈宝魁、葛铁强 林志宏、连丽梅、郑 芳 | 
| 61 | 巩固提升“党建引领近邻服务”模式研究——基于耦合 理论视角 | 福建开放大学 | 沈光辉、吴凌云、王凌宇 | 
| 62 | 以整合型社会服务和福利体系助力妇女儿童美好生活 | 莆田市妇女联合会 厦门大学 | 李 晶、李德国、刘 敏、陈剑英 韩佳宁、曹焰灵、陈伊晴、赖丽琴 | 
| 63 | 居家养老服务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以龙岩市为例 | 中共龙岩市委党校 龙岩市民政局 | 游 东、饶祥林、林丽芳 丘永红、邹玉梅、华丽晶 | 
| 64 | 福建省流动人口社会救助研究 | 福建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 | 魏金鲜、郭玉辉、林 琴 | 
| 65 | 居委会、业委会、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功能研究 | 福建江夏学院 | 朱艳钦、赖永波、余 翔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