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福行乐善”文化
营造人人向善氛围
第十个“中华慈善日
慈心为怀,善举为民。福建慈善传统源远流长,乐善好施是福建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发展慈善队伍,规范慈善活动,加大慈善宣传,努力开创全省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以法促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近年来,福建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慈善法》,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实施“乐善福行”行动、政策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21年,推动出台《福建省慈善事业促进办法》(省政府令第218号),这是我省慈善领域首部省级地方性政府规章,为全省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法治保障。2021年底,推动设立“福建慈善奖”,由福建省政府主办,省民政厅承办,进一步健全慈善表彰激励机制,激发慈善活力。
培育发展慈善队伍不断壮大
慈善法实施后,各级民政部门全面开展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和慈善信托备案等工作。目前,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登记认定慈善组织967家,与“十三五”末相比增长35.4%,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市、县( 区)全部成立了慈善总会,完成省、市、县级慈善网络全覆盖,并陆续向基层社区辐射。鼓励发展慈善信托、社区慈善,支持建设慈善超市、爱心互助驿站、福彩公益驿站等慈善实体,夯实基层慈善服务平台。全省慈善组织年均收入逾50亿元。
围绕中心慈善助力发展成效显著
慈善事业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在助力民生保障、推动乡村振兴、参与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以来,省民政厅深入组织开展了“慈善手拉手”、“福行乐善”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推动实施慈善情暖万家、“心动八闽”、贫困唇腭裂患者救助等一批慈善项目,引导动员慈善力量开展扶弱济困、扶老救孤等各类慈善活动,年均逾120万人次群众受益。在助力应急救灾方面,福建慈善力量从未缺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福建社会各界和广大闽商为疫情防控累计捐赠款物超20亿元。2023年7月“杜苏芮”台风袭击福建,全省290多家社会组织近1.16万人次参与救灾。
公开透明慈善活动逐步规范
公信力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近年来,省民政厅不断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依法开展慈善组织年度报告、“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落实公开募捐活动备案指导,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综合运用行政约谈、实地核查和公开通报等监管方式,推动慈善组织规范化发展,持续推进阳光慈善建设。同时,通过举办慈善工作培训、《慈善法》讲座、政策宣讲、慈善组织负责人培训等,进一步提高慈善工作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仅2025年,全省民政部门组织培训人数超4000人次。
加强宣传慈善氛围日益浓厚
慈善事业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事业,近年来我省多措并举营造“人人乐善、人人向善”的社会氛围。2022年,启动首届“福建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省政府印发表彰决定,并召开首届“福建慈善奖”表彰大会,对曹德旺等78个获奖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省委书记周祖翼、省长赵龙会前与获奖代表会见座谈,省长赵龙出席表彰大会并讲话,极大激励和鼓舞社会各界支持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创新举办首届海峡慈善论坛,有力促进闽台两岸慈善交流。同时,常态化举办“善行八闽”慈善项目品牌赛事,七届大赛共吸引近2000个项目参赛,有力促进慈善学习展示交流。全省各地围绕“中华慈善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慈善文艺晚会、慈善法知识咨询、慈善进校园等特色各异、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大力宣传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
福地久慈,善意常建。新时代新征程,福建慈善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随手之中、点滴之间的善行义举正汇成江海,形成依法兴善的澎湃动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贡献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