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云霄着力破解养老难题——全力托起“无忧夕阳”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 时间:2020-12-04 10:20

  作为“银发浪潮”冲击下的城镇缩影,至2019年底,漳州市云霄县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6.7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养老成为民生大事。

  老龄化程度高、养老需求多样,云霄养老难题何解?近年来,云霄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从规划建设、购买服务、补贴支持等方面扶持市场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着力打通“堵点”、消除“痛点”,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县现已建成医养结合养老机构1所、敬老院9所、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所、居家养老服务站37所、农村幸福院135所,养老服务床位达到2887张,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不断提升。

  公建民营激活力

  “搬进敬老院后,生活过得特别舒心。这里居住条件好,三餐都很丰富,平日里有个头疼脑热也有专人照应。”年逾八十的朱金含对眼下的新生活特别满意。火田镇敬老院改造提升后,他是第一个入住的老人。此次改造,由镇政府投入资金,并承担老人在敬老院试运营期间所有费用。“新家”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齐全,庭院里还开垦了小菜圃,老人们得以重拾农作乐趣。

  像火田镇一样,整合改造旧有养老资源,改建综合性服务机构,在云霄县并非个例。

  长期以来,全县各地的乡镇敬老院由政府“包办包管”,因规模较小、服务单一等瓶颈,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对此,云霄创新农村敬老院运营管理模式,专门制定一系列推进政策,为整合改造开绿灯,积极推进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针对改革中遭遇的成本、人手、服务区域划分等诸多现实问题,县民政局申请将社会福利中心以及云陵、莆美、下河三个乡镇敬老院运营权捆绑打包给社会养老机构运营,按照“管办分离”原则,走公建民营、医养结合新路子。

  2018年,公建民营的社会福利中心在下河乡世坂村正式投入运营。这处民政综合性服务机构以供养老服务为重点,内设床位428个,医疗康复、孤儿养育、优抚供养等功能一应俱全。紧随其后,老年病院落户中心,一批由当地医院离退休的医护人员携新招募的护理员组成医疗团队,结合在职期间的医疗经验,试点推广医养结合的线下养老服务行业,为“提包入住”的老人提供专业服务。

  幸福院内话幸福

  初冬,和平乡西安村幸福院内传出悠扬的潮乐声。屋内,老人们或弹扬琴,或拉二胡,享受着悠闲的演奏早会时光。

  “村里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我们就守在家里帮着带带孩子。幸福院建成后,大家伙的日子丰富多了,不仅健身休闲有了新去处,还学会演奏一些古典乐器。‘老有所乐’说的正是我们如今的生活!”聊起幸福院投用后带来的生活变化,今年70岁的蔡达耀止不住话头。2017年,西安村幸福院建成投用,村里购置了健身器材和乐器,还请来了潮剧老师定期到此授课。有了活动新阵地,宅居家中的“蔡达耀们”相继走出空巢,变成了潮乐“发烧友”、健身“老达人”。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在云霄,农村老人在全县老年人口中约占九成比重。如何就地就近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成为县委、县政府持续聚焦的重点民生议题。对此,全县相继制定出台《云霄县农村幸福院建设实施方案》《云霄县农村幸福院及老年活动中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每个县级自建的幸福院补助20万元,着力完善农村空巢、孤寡、高龄等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的互助养老服务设施。

  “临时托管”的幸福院建成后,政府支持、民政指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参与、老人协会管理“五位一体”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开始在各村着力推广。

  在村财承担农村幸福院基础设施运转经费的基础上,县政府出台了村(居)助老员选聘工作方案,为各村配备助老员,为老人提供身体检查、理发按摩等服务。各村老人协会主动加入农村幸福院协管工作,积极配合专业化养老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十三五”期间,全县共建成农村幸福院98所,村(居)助老员在全市率先实现村(居)助老员全覆盖。

  居家养老树新风

  2017年来,云霄县将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乘着“互联网+”浪潮,县财政每年投入约900万元,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推进“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工程,为城乡社区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优抚对象、重度残疾、计生特殊困难对象、留守老人、高龄老人等老年群体,提供线上综合信息平台服务和线下养老实体服务。

  这项智慧型居家养老服务可为老年人免费建立信息档案,为老人配发具有一键式呼救功能的手机,开展定期回访和特定时期信息关爱服务。

  在打通服务老年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之余,解决好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的关键之处。

  今年来,云霄县民政局应势启动农村“三留守”关爱服务项目,首批试点项目受益人群约600人。该项目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县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派驻社工、志愿服务等形式为留守人员提供生活关爱、亲情陪护、健康巡诊等一系列专业服务。

  社会公益力量倾力加盟助老事业,许多普通居民也不甘落后。在云陵镇大园社区百岁老人张香的家中,便时时上演着孝老爱亲的温馨一幕。除了继子等亲人的尽心照顾外,社会老人会、助老员、邻居好友经常自发上门,为老人理发、剪指甲、打扫卫生……在一批敬老孝老的“好厝边”的感召下,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关心和帮助老人。(福建日报新福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