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夕阳无限好 —— 漳州龙海探索新途径解决养老难题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20-09-27 11:41

  近日,抖音上的一段视频“火”了起来,视频的主角是一位耄耋老奶奶,操着一口浓浓的乡音,唱着不知名的歌谣。奶奶的妙语连珠得到了观众的纷纷点赞。

  这位“网红奶奶”是龙海人,现在居住在龙海市和睦老年公寓内,她唱歌念顺口溜的视频被儿子拍下来发到了网上。观众都亲切地称呼她为“黑皮奶奶”,她乐观逗趣的老年生活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欢乐。

  近年来,龙海市根据漳州“十三五”生态市建设专项规划任务分工方案提出的养老方面工作意见,着力补短板,提升养老设施保障水平,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为养老难题寻求最优解法。

医养结合 搭起“健康之家”

   

  “今天放的是红楼梦,看了好多遍都看不厌。”看着放映厅大屏幕里播映的红楼梦片段,陈先生不免回想起自己的曾经。他今年86岁,从龙海市第一医院转到龙海市福利中心已经半年多。刚到中心时他身体虚弱,无法自主站立,经过护工的细致看护与照料,如今已经能够自主行走。现在,他每天下午都会散步到放映厅,准时“追剧”,还交了几个“剧友”。“剧友”林先生喜欢书法,在院里的书法室,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虽然一大把年纪了,但书法功力愈发深厚。

  龙海市福利中心位于石码镇,一期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总投资9000万元,最多可容纳500名老年人居住。中心实行公建民营的模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入来自杭州的五星级养老机构和睦养老有限公司,于去年11月份正式开业运营。

  近日,记者来到福利中心,新落成的建筑干净明亮,除了老人居住的公寓之外,在中心三楼配备了和睦护理院,院内开放床位60张,并开设内科、中医科、急诊室、检验科等,彩超、全自动生化仪等一系列康复仪器也配备齐全。和睦护理院同龙海市第一医院签订了帮扶协议,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同时也通过了市医保定点单位的评估。

   

  老人在阅览室里看书。

  “每位老人在入住之前,我们都会在评估室对老人的身体做一个基本的评估,划分为全自理、半护理以及全护理等级,从而为他们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福利中心院长甘少华告诉记者,如今,中心实际住院老人有144名,其中,需要全护理的老人有106名。护理人员定期为老人沐浴、洗漱、洗衣、翻身等,照顾老人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

  “母亲平常在家里没有人照顾,我们子女在外面工作也不安心,生怕她在家里磕着碰着。而且,她在家里找不到人聊天,每天只能看看电视,很无聊。”“黑皮奶奶”的儿子刘先生介绍道。母亲到中心后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每天和姐妹们聊天唱歌,心情舒畅了很多,儿女上班也更安心。

养护同担 构筑“安心之家”

   

  社会福利中心里,社区志愿者会定期过来照料老人。

  “中心里的居住条件比家里好多了,每天还有人来问候,很周到。”在东泗乡敬老院里,方国福在护工的搀扶下进行术后恢复。

  方国福是龙海市东泗乡碧浦村人,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底入住敬老院。在这里,像他这样的老人共有4名,都是通过政府兜底的形式,住进了崭新的敬老院。

  东泗乡全乡共有2.8万余人,老龄化率为17.5%。在乡镇,养老问题也不容忽视。记者从东泗乡敬老院窗口望去,镇政府和中心小学都在眼前。在敬老院前,一条宽阔笔直的路直通门口,交通便利。2019年,龙海市在榜山镇、程溪镇、东泗乡等6家乡镇敬老院引进了福建信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为敬老院实行公建民营模式,投入市场化运营。

  “区别于市级福利中心,乡镇一级的敬老院注重做出乡土特色。”东泗乡主任科员林志东告诉记者,“东泗乡计划以敬老院、中心小学、镇政府为节点,合理规划,拓展出10分钟养老生活圈。”立足于本乡特色,东泗乡在保障敬老院设施齐全的基础上,提出了“养老+旅居”的发展模式,为敬老院走出特色的道路。

  从原来的一天锻炼两三趟,到现在一天七八趟,方国福的身体慢慢好了起来。他刚住进敬老院的时候,腿脚不方便,有时候一整天都待在房间里。此前,他住的老房子没有厕所,只能到附近的公厕方便。因为路途遥远,他一年会跌倒一两次。到了敬老院,房间里有卫生间,而且都做了防滑、防跌的适老化改造,现在上卫生间方便多了。敬老院里还配备了复健锻炼的仪器,老人每天使用仪器锻炼,现在腿脚慢慢好了起来,走路也更加有力了。

  “我们在保留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的养老服务需求基础上,不断拓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既能集中供养特困老人,又能为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以及其他社会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文体娱乐、助餐助急、精神慰藉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让乡镇的老人能够老有所乐、老有所依。”信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旺祥告诉记者。

 日间照料 家门口的“游乐场”

   

  老人在日间照料中心练习毛笔字。

  “中心设备很齐全,我平常血压比较高,在这里有医生帮我量血压,了解身体情况,我也比较安心。”刘女士嘴里的“中心”,是位于龙海市石码镇公园东路的禾康日间照料中心。中心由原广电大楼改建,总投资260万元,面积952平方米。与福利中心不同的是,这里提供的是心理健康咨询、电子阅览等日间服务,老人可以在这里享受日间托管和午间供餐。

  “日间照料中心让老人在白天有一个好的去处。我们主要通过这个场所,来开展各类专属于老人的定制活动,让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加多姿多彩。”项目负责人黄晓燕告诉记者,很多老人退休之后,日常只能在家里看电视,找不到娱乐项目,比较孤单。日间照料中心给老人提供一个休闲活动的场所,让老人们过来聊聊天、看看书,找到共同的爱好。同时,在照料中心里,专业的医生、护工、社工定期坐班,为老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在照顾好老人身体的同时,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心灵慰藉,真正做到让老人“老有所乐”。

  “自2017年以来,龙海通过规划布局、支持引导、建设运营三个方面,对市、乡镇、村级的养老机构升级。通过加大投入,探索养老的多种特色模式,计划建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构筑养老服务长效机制,满足全市老年人养老需求,让养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龙海市民政局社会救济科社救股负责人蓝辉生说。

  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杨凌怡 通讯员 周志荣 蓝毅辉 文/图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