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地名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地方独有的“名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铭刻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印记。南平市历史悠久,10个县(市、区)建县历史都在千年以上,文化底蕴深厚。其中,福建省最古老的县邑中,南平有延平、建瓯、浦城、建阳4个县(市、区),建县历史达1800多年。2017年,建阳区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为传承弘扬闽北优秀传统文化,南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梳理各县(市、区)的地名由来及相关文化,供大家学习参考。
建瓯市
建瓯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侧,是福建省土地面积最大县级市,别称芝城、富沙。“芝城”称谓源自唐代建州城南云际山发现灵芝发光,州人视为祥瑞,故将州城美称为“芝城”。“富沙”称谓源自唐代建州首任刺史叶灏殁于王事,唐封普通侯、宋封昭定侯、明封富沙昭定王,后人为纪念叶灏,在城西建富沙庙,又将州城别称为“富沙”。建瓯历史上长期是闽北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古代会稽郡南部都尉府、建安郡、建州、建宁府(路)的治所,时间长达1700多年。
东汉建安初年(196年),分侯官北乡地始置建安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年号为地名的县。民国《福建通志》称:“自有闽,则建安之名最古,其后乃有福州,合而名福建也。”
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在建安县设会稽郡南部都尉府。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建安郡。唐代先后为建州、建安郡、建州的治所。五代闽国时,改建州为镇安军、镇武军。南唐时改称永安军、忠义军。宋开宝八年(975年)复称建州,端拱元年(988年)又改称建宁军节度,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改称建宁府。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划出建安、建阳、浦城3县部分地置瓯宁县。熙宁三年(1070年),撤销瓯宁县。元祐四年(1089年),分建安县之半再置瓯宁县。民国《福建通志》载:瓯宁“与建安分治郭下,取郡有古瓯城命名。”又因瓯宁县位于城区西部,又别称西瓯。
民国2年(1913年),建安、瓯宁2县合并,各取首字命名为建瓯县。
1949年8月至1950年9月,建瓯县先后作为福建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驻地。1992年10月,撤县设立建瓯市。
顺昌县
顺昌地处闽江上游富屯溪、金溪汇合处,建县前隶属将乐县。
唐贞观三年(629年),以将乐县东南两乡置将水场。嗣圣四年即武后垂拱三年(687年),分南乡将水口为蠲科镇。景福二年(893年)改为将水镇,寻改永顺场,隶属建州。永顺寓意“拥护朝廷,永远归顺”。
闽龙启元年(933年),升永顺场置顺昌县。
顺昌县名的由来,据历史记载有两种说法:一是《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七和《大清一统志》延平府山川均记载:顺阳溪在顺昌县西北六十里顺阳乡,县以此名。二是明嘉靖《延平府志》记载:以其初顺服,故名,取顺而昌之意。
1958年,为开发建瓯西部森林资源,成立福建省林业厅建西林区筹备处。196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南平市(今延平区)、建瓯县(今建瓯市)、顺昌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合并设置建西县,县治设在今顺昌建西镇。1970年7月,撤销建西县并入顺昌县。
浦城县
浦城地处福建省最北端,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是福建的“北大门”。历史上浦城先后称汉兴、吴兴、唐兴和武宁等县名,其变化与朝代政权的更替有关,带有浓厚的寄予国家兴旺安定的寓意。
东汉建安初年(196年),分侯官地始置汉兴县,以国为号,有“汉室复兴”之意。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改汉兴县为吴兴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县,吴兴县省入建安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县,名唐兴。武则天登上皇位后,于天授二年(691年)改为武宁县。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去世,唐中宗李显登基,复改为唐兴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唐兴县为浦城县。
浦城名称源于西汉东越王馀善筑城临浦(南浦溪),意为水边之城。浦城还别称南浦、柘浦、汉阳、渔梁。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南朝元徽二年(474年)任吴兴县令,他的《别赋》有“送君南浦”之句,后将浦城的干流称为南浦溪。该溪发源于忠信苏州岭,岭多柘树,南浦溪又称柘溪,因南浦溪名,浦城别称为“南浦”“柘浦”。“汉阳”源于西汉时东越王馀善在浦城筑“汉阳城”拒汉。该城在今福建浦城北。《史记?东越传》: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武帝用兵东越,“故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渔梁”源于宋时浦城有渔梁驿,是福建出入中原的要道,许多名人在此过往多有题咏,“渔梁”名满天下,遂成为浦城的又一个异名。
民国23年(1934年)8月至27年6月,浦城县曾是福建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驻地。
光泽县
光泽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江上游富屯溪源头,建县前隶属邵武县。
唐武德七年(624年),辟邵武北乡之地置洋宁镇。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改洋宁镇为财演镇。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升邵武县财演镇置光泽县。以财演镇辖光泽、鸾凤二乡,取光泽为县名。
光泽名称的由来还有三种说法。一是清康熙《光泽县志·序》中有“此邑青山耸翠,碧波潴秀”之说,寓意山光水色。二是民间流传,旧时乌龙作怪,地方上空都是乌纱盖顶,四处黑暗。二郎神前来降乌龙,得以重现光明,取名光泽。三是传说很早以前,天上一位大仙吃罢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回来,走到这里不知是何处,就叫来山神和土地问地名。二神都说没有名字,于是请大仙帮助起个名。大仙说:这里四山光秃,平地窄小,谅也称不上什么好名,就叫它“光窄”吧。后来陆续迁来许多人家,盖起了房屋,开出了农田,种上了花果庄稼,山上山下郁郁葱葱,果实飘香,那位大仙又经过这里,见状就把“光窄”改做“光泽”,使其名符其实。
民国23年(1934年)8月,光泽县一度划归江西省管辖,隶属江西省南城督察区。民国36年8月,光泽县划回福建省管辖,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松溪县
松溪地处闽北与浙南交界处。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始置东平县,属建安郡,东平县即松溪县的前身。民国《福建通志》载:“松溪县,本晋建安郡东平县地。旧为闽越之界,戍兵所屯,号松源镇。”该志按:“《闽书》载:松溪三乡首东平乡。《建安志》云,松溪本吴越国处州之东平乡;乐记(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松溪源自处州龙泉县东北流入。则东平即今松溪无疑。”
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裁并郡县,撤东平县置东平乡,属建安县(今建瓯)。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东平乡属吴越国处州龙泉县。五代后晋天福六年即闽永隆三年(941年),闽国夺吴越国东平乡大部地方,置松源镇。
五代后周广顺元年即南唐保大九年(951年),南唐升松源镇为松源县(治今旧县乡)。北宋开宝八年(975年),迁县治于今址,改名松溪县。
松溪是县名,亦是河名,县因河而得名。清康熙《松溪县志》载:“松溪,在县南,一名大溪。”松溪河是松溪人民的母亲河,发源于浙江省庆元县百山祖,在松溪境内有48公里,因其古时两岸乔松参天,有“百里松荫碧长溪”之称,故名。
南明福王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为避南明福王朱由崧名讳,改松溪县为嵩溪县。清顺治三年十一月,清兵进驻县城,复名松溪县。
1960年2月,松溪、政和两县合并称松政县,县治松溪,属福安专区。1962年8月,恢复松溪、政和两县建制。1970年7月,两县再度合并为松政县,复属南平专区。1975年3月,又恢复松溪、政和两县建制,属建阳地区(今南平市)。
如今,松溪县名有一个新的诠释:松溪是一个以自然生态命名的县治。“松”代表阳刚,“溪”代表柔美。“松”植于山,仁者乐山,紧咬山岩,风雨不动,体现了静;“溪”源于水,智者乐水,飘逸灵性,无常形常势,体现了动。“松溪”二字,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见仁见智,既体现了丰富的人本精神和中华文化的精髓,又很好地体现了松溪人的地域性格。
政和县
政和别称熊城,位于南平市东部,建县前隶属宁德县。熊城源于县治后门主山常有黄熊出现,当地士人认为那是祥瑞的象征,所以命名后门主山为熊山,县城为熊城。
五代后晋天福六年即闽永隆三年(941年),闽国析宁德县北部地置关隶镇(治今镇前镇),驻以重兵,抵御吴越国。
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升宁德县关隶镇为关隶县,并脱离宁德改隶属建宁军(治今建瓯),辖地增加建安县(今建瓯)东北部5里,县治移到黄熊山麓(今熊山镇)。
对政和建县前的隶属关系,民国《福建通志》有不同的看法,称“政和县本建安县东境地”。认为“明弘治《八闽通志》以关隶镇为宁德地,不知何所本。宁德去政和太远,中隔罗源、连江、古田,今不从。”
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改关隶县为政和县。相传,政和乃因茶得名。这年,关隶县进贡白毫银针茶,爱茶懂茶的宋徽宗赵佶在品尝后龙颜大悦,下诏将“政和”年号赐给关隶县作为县名,是中国唯一因白茶而获皇帝赐年号为名的县。“政和”寓意政通人和。
1960年2月,政和、松溪两县合并称松政县(县治松溪),属福安专区。1962年8月,恢复松溪、政和两县建制。1970年7月,两县再度合并为松政县,复属南平专区。1975年3月,又恢复政和、松溪两县建制,属建阳地区(今南平市)。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