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十县(市、区)地名文化(上)
来源:南平党史方志 时间:2024-08-25 19:50

导语

  地名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地方独有的“名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铭刻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印记。南平市历史悠久,10个县(市、区)建县历史都在千年以上,文化底蕴深厚。其中,福建省最古老的县邑中,南平有延平、建瓯、浦城、建阳4个县(市、区),建县历史达1800多年。2017年,建阳区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为传承弘扬闽北优秀传统文化,南平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梳理各县(市、区)的地名由来及相关文化,供大家学习参考。

  延平区

  延平简称“延”,地处福建中部偏北,福建“母亲河”闽江干流源头,踞溪山之雄,当水陆之会,扼八闽之喉,是福建省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历史上延平曾经是镡州、剑州、南剑州、南剑路、延平路(府)、北路道、建安道、延建省、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福建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南平专区(地区)行政公署、南平市人民政府的治所,先后称南平、龙津、剑浦等,又有剑津等别称。此外,还有“铜延平”之称。《读史方舆纪要》载:“盖郡治山椒,屹然险固,而沿江东下,实为会城上游。元末,陈友定保据于此,岂非以地当全闽之中,不特可以自固,而纵横应援,犹有可图之会哉?谚曰:铜延平,铁邵武,言其险要可守也。”

  东汉建安初年(196年),分侯官(今福州)北乡始置南平县,寓意“南疆平定”,是福建最早设立的五县之一。晋太元四年(379年),改南平县为延平县。民国《福建通志》载:“南平县,晋析为延平、宛平(属晋安郡),殆取山川袤延宛转,中有平原之意。”

  晋代,延平就有一个“双剑化龙”的民间神化传说。据《晋书·张华传》记载:斗牛之间常有紫气冲霄而起,张华、雷焕通过占卜得出结论,紫气源于豫章丰城,也就是宝剑之精。当时张华是晋朝重臣,他帮助雷焕补得了丰城县令。雷焕到任以后,在监狱地底下掘出一个石函。石函出土后霞光四射,打开之后果然发现有双剑并列。雷焕送其中一柄剑给张华,而留一柄自佩。张华收到剑后发现二剑是宝剑“干将”“莫邪”,认为二剑终当复合。后来张华被杀,干将剑从此下落不明。而雷焕死后,将莫邪剑传给其子雷华。雷华任建安郡从事,持剑路经延平津,腰间佩剑忽然跃出剑鞘掉进河里。雷华请人入水寻剑,但见两龙盘绕水底,转眼间江水碧波灿烂,浪涛汹涌,时人以为是双剑复合在此化龙。从此,延平就有了剑津、剑浦、镡川、龙津之称。这一传说以后也被《八闽通志》《福建通志》《延平府志》《南平县志》等方志传载,成为了延平地方历史的一部分,展现了中华文明中的核心文化元素,如龙、剑文化等,寓意着阴阳和合、亲友团聚、平安吉祥等美好愿望。神话传说还出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如,唐代陈陶《续古二十九首》诗:“雄剑久濩落,夜吟秋风起。不是懒为龙,此非延平水。”南宋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词中有“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都形象地描述了“双剑化龙”的传说。如今“双剑化龙”被当作了南平(今延平)的市标。

  南朝宋泰始年间(465—471年),延平县又改称南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县,南平县省入建安县(今建瓯)。唐武德三年(620年),置延平军,延平被视为军事战略的要地。五代闽开平至同光年间(907—926年),改延平军为延平镇,后又改永平镇。闽天德元年(943年),王延政在建州僭位,建立殷国,改永平镇为龙津县,并置镡州。南唐保大三年(945年),南唐兵拔镡州,复以为镇(延平军制置镇),龙津县改为剑浦县。元大德六年(1302年),改剑浦县为南平县。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11月从原南平县分设南平市,辖区为城区及近郊。1958年11月,撤销南平县并入南平市。1995年1月,撤南平地区改为南平市,县级南平市改为延平区。

  建阳区

  建阳简称“潭”,别称大潭、潭城、潭阳,位于闽北中部,武夷山南麓,建溪上游,崇阳溪、麻阳溪交合于城区。东汉建县时称建平县,晋代改称建阳,南宋末改为嘉禾,元代复名建阳。民国时期,曾作为福建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驻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是建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阳地区行政公署、南平市人民政府驻地。

  西汉武帝时,东越王馀善在建阳大潭山之南筑大潭城以拒汉,别称大潭、潭城、潭阳由此而来。清道光《建阳县志》载:“大潭山,在县治西北隅。旧志云:昔闽越王无诸筑城山下以拒汉,史称‘吴王六千户屯大潭城’,即此地也。山势蟠屈,亦名卧牛山。旧有拥青、溪山第一、风望、廓如等亭。左瞰北溪,下临大溪。山高且平,梵宫丹室,为邑中胜概。重九日,邑人多于此修龙山故事,又名登高山。”宋、元时期,建阳麻沙、崇化(今书坊)刻书业极盛。祝穆《方舆胜览》称麻沙、崇化为“图书之府”,“版本书籍,上自六经,下及训传,行四方者,无远不至”。当时许多刻书坊常在书中标注有潭城、潭阳、潭邑等字样。

  东汉建安十年(205年),会稽郡南部都尉贺齐率军转讨上饶,分上饶地及建安(今建瓯)之桐乡始置建平县,寓意“建安平定”。晋太康元年(280年),因建平县与荆州建平郡同名而改名为建阳,寓意“建城于山之阳”,“山”即大潭山。

  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因建阳唐石里(今黄坑镇)产嘉禾,一本15穗,诏改建阳县为嘉禾县;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复名为建阳县。

  民国27年(1938年)10月,以建瓯北区星会乡和安乐乡的6个里,设立直隶于福建省政府的水吉特种区。民国29年10月,水吉特种区改为水吉县。1956年9月,撤销水吉县,其大部分区划入建阳县。

  1994年3月,建阳撤县设市。2015年3月,建阳撤市改区。

  邵武市

  邵武地处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南麓,自古是由赣入闽的重要通道,为军事要塞,素有“铁城”和“南武夷”之称。历史上邵武还称邵阳、樵川、樵阳。明嘉靖《邵武府志》载:“又郡有樵岚山,樵水出焉,治在其阳,故曰邵阳,又曰樵川,又曰樵阳也。”宋至清末,邵武曾是邵武军(路、府)的治所。民国时期,曾作为福建省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驻地。

  西汉时,东越王馀善在今邵武故县村筑“乌阪城”拒汉。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东吴孙休在乌阪城设置昭武镇,同年升昭武县,乌阪城即为县城。昭武的解释有两种:一种为闽越王无诸用武之地。昭,是展示、显扬。昭武,就是展示武力。元代《武阳志略》记述:“昭武,抑无诸用武之地而称耶?吴之取名,义或在此。”另一种为武夷山之南,亦称南武夷。明嘉靖《邵武府志》载:“武者,以其地在武夷山之南,古以南为昭,故曰昭武。”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晋惠帝司马衷为避其祖父司马昭的名讳,改昭武为邵武。明嘉靖《邵武府志》载:“近志云:邵者,高也,昭也。武者,以其地在武夷山南。”故称“邵武”。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改邵武县为邵阳县(一作武阳)。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年),复改为邵武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邵武县废。开皇十二年复置,属江西抚州(大业元年改为临川郡)。唐武德七年(624年),邵武划回建州。

  五代后晋天福元年即闽永和二年(936年),闽王王延曦改邵武县为昭武县。南唐保大六年(948年),复改为邵武县。

  1983年8月,邵武撤县改市。

  武夷山市

  武夷山市前身为崇安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

  唐贞观初(约630年),左千牛卫上将军彭迁定居建阳县北乡潺溪口(今武夷山市区东岸至综合农场一带),形成较大的居住点,取名新丰乡。唐垂拱四年(688年),彭迁之子彭汉奏准将新丰乡改为温岭镇。会昌五年(845年),彭迁裔孙彭珰呈报朝廷将温岭镇改为崇安场。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崇安场为崇安县,寓意“崇山峻岭之中的安宁之地”。民国《福建通志》载:“当取名于崇岭、崇溪。”

  明清时期,崇安县茶叶贸易兴盛,茶商云集,茶市繁荣,为当地带来大量财富,被喻为“金崇安”。

  1989年8月,为了更好地提升武夷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撤销崇安县设立武夷山市。1999年12月,武夷山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以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泰山、黄山、峨眉山之后,中国第4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也是世界第22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2021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中国正式设立武夷山以及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等第一批国家公园。

  关于武夷山名的来历,先秦时期已有两个传说:

  一是源于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的传说。清康熙《建宁府志》载:彭祖,姓篯名铿。传称其尝进雉羹于尧,尧封之彭城,故称彭祖。隐居幔亭峰下,得养生秘术。茹芝饮瀑,乘风御气,肤如处女,颜如舜英。历娶六十七妻,年七百七十七岁。有子曰武曰夷,亦隐是山,山因是得名。

  二是源于武夷君的传说,封号为显道普利冲元真君。清乾隆董天工《武夷山志》载:相传昔有神仙降山中,自称武夷君,受上帝命,统录群仙,授馆于此,汉武帝时遣使祀之。宋绍圣三年(1096年),祷雨获应,现相云中,封显道真人。元符元年(1098年),进封真君。端平元年(1234年),加封显道普利。嘉熙元年(1238年),又加冲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