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地名故事·第一集丨西尾街东石港的繁华与沧桑
来源:“晋江民政”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4-05-12 11:00
晋江地名故事
第一集
西尾街东石港的繁华与沧桑
西尾街,位于晋江市东石镇第一社区,至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西尾街首尾约两里长,就像一条腰带沿着海岸线舒展,一头紧挨着西边的东石港码头,一头通向东边的繁华集市。西尾街老房子最久远者已逾百年,街内零星散布着民国车站,以及帝君公、帝爷、妈祖九龙三公几座古庙宇。
古时西尾街的地名,俗称唐公街“唐公宫”是龙江古渡头的一座小庙,周边另有建筑地名“妈祖宫”、“石墓口”等。古街从临海岸畔的“石蛇尾”大礁石,逐渐向着镇区内延伸而人,连接到“帝君宫”、五间仔、西宅祠堂的前面,最后与海逮街、渔仔市、“三公官”口的沙掘街互通。
外拓延伸的唐公街,与“唐公宫”的距离不断拉开。不知何时,因街市地处古镇西边,又是临近末端“尾巴”的渡头,人们遂改称其地名为“西尾街”其时、西尾街是一条狭小的古巷弄,与东石港码头相距几步之遥。如今,西尾街两旁古老的商铺已萧条到鲜有人问津,时间仿佛凝固在街区和巷陌。曾经是东石镇最热闹繁华的老街,带着曾经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仅留下几代人永远都诉说不完的儿时记忆。
早年居住在西尾街的乡民,要么在海上跑船,要么在码头当挑夫,这事得从石蛇尾码头说起。西尾街临海处有一大片天然的大礁石伸入海中,俗名“石蛇尾”石蛇尾是早期的天然码头,高高的礁石、长长的堤岸、浅浅的滩头,依稀可辨,码头上一方刻有“石蛇尾的清代石碑依然挺立。这块饱经风霜的石碑,表层风化、苔痕漫滤,留下风雨岁月的痕迹。
随着各色人等纷纷聚拢在一起,石蛇尾码头变得越来越兴盛了。拥有古渡头的西尾街“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跃成为东石古港的商贸中心。这一时期,西尾街乡人借助码头的兴盛发展,或出海跑船,或做小商贩、挑夫、杂役谋生大家的日子都过得颇为滋润。街上的杉行、铁铺、食肆、客栈、当铺、药房、医馆、相馆、茶叶、鱼市、石材、布店、棵炊、干货、首饰、信局、米店、竹器、陶瓷等商铺林立,同时充斥着各种沿街流动叫卖的摊点,更有着街店周边日夜忙碌的加工作坊。
曾经的西尾街,后来翻建为商住两用街区。
清代初期
受到长时间的迁界与禁海影响,西尾街连同东石港一起日渐萧条衰落。直至清末民初,东石港航运业再度兴盛起来,晋南乡民往海外谋生、经商日益增多,不少乡民都要经由东石港进出。
码头上不几日就有人群要坐船出洋,到处是悲戚垂泪依依不舍的乡民,母亲送儿女,妻子送郎君,小儿喊父兄,更有兄弟相送时沉默无言。然而,从古渡远赴东南亚和台湾等地的乡民纷纷寄钱银回来接济妻小和堂亲,盖起闽南大厝和西洋楼房,长期造福乡梓。
随着出海经商谋生者日益增多,东石港的船只也多了起来,为适应港口客货物流快速发展需要,1932 年,爱国华侨陈清机创建了钢筋水泥结构的东石码头,彼时盛况可想而知。
20世纪30年代
穿行在东石与厦门之间的客轮就达七艘之多,往返海峡两岸以及远走东南亚的渔船、酒船、商船米船在码头来往穿梭,街道上商号云集处处人流如织。
西尾街当时有两排店铺,一排卖山珍,一排卖海味。每天都有来自晋江安溪、永春等地的南洋客,他们上船之前习惯上西尾街溜一圈,到商号捎点红菇茶叶、陶瓷等土特产,一时商贾云集商号林立,挑夫满街
抗日战争时期
金厦两岛沦陷,敌机密集轰炸导致海运不通,南洋客和挑夫消失了,跑船的人家也少了。在西尾街做了80多年海运的“玉记”船行关闭了港口最后一艘船也转卖给温州人。谁可曾想到,就在西尾街逐渐冷清凋敝时附近的沙掘街却因人口稠密,慢慢繁荣起来并取代了古街商贸。
20世纪30年代,东石华侨掀起了“回乡投资热”,东石的工厂、商业、航海业繁荣发展。1948年,沙街东扩一条近500米街道,街面宽6米,两侧各有22间共44间店面,上下两层楼全为钢筋水泥结构,楼下店面临街营业,二楼住家1949年,新街建成后成为当时晋江繁华集市之一。
西尾街北面的一片土木结构的旧平房,是由本地乡贤集资建于民国初期的东石车站,是东石镇历史上第一个车站每天七辆客车从这里出发,往返东石与泉州鲤城等地,为客货运输提供交通便利。后来,安东路竣工以后,开设通往石狮、安海、青阳等地的公交线路,东石车站车少人稀最后废弃。
街景一角
曾经存在几百年的西尾街,如今已经从繁华走向沉寂。西尾街因海而兴见证了东石港的起起落落,记录着曾经的繁荣。如今,萧瑟的西尾街如同一位历尽沧桑的老人,淡泊无语,宁静安详承载了几代人的东石老街记忆。(文/叶海山 摄影/张文艺 施长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