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创新近邻服务模式,打造家门口的美好生活共同体
来源: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处 时间:2022-05-30 09:15
  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让百姓过上理想的幸福生活,这是近邻服务的最终目标。湖里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远亲不如近邻”的重要精神,积极探索打造近邻服务的“湖里模式”,推进“近邻”服务全覆盖,努力实现“六个更加”,即让生活更加便利、让社区更加有爱、让邻里更加和谐、让社会更加文明、让管理更加有效、让组织更加有力。让近邻服务水平,成为百姓幸福感、获得感的最好衡量。
  15分钟内享便利近邻服务  
  晨间,家住殿前街道嘉福社区嘉福花园小区的老陈,步行10分钟,来到社区体育运动公园,和约好的老伙伴们,一起打起了太极拳。锻炼完身体,和老友们拉拉家常,老陈又来到了社区的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在这里的医疗志愿者的服务下,老陈花了20分钟时间,对自己全身做了个体质监测。他还计划着,等下要去社区图书馆看看书,让这个上午更加充实。  

  “哈哈,在咱社区,我出门15分钟内,可以锻炼健身,可以享受健康服务,可以参加文娱活动,这心情一好,身体也跟着舒坦了。”老陈乐呵呵地说道。老陈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嘉福社区持续铺开的近邻服务工作——以居民需求为切入点,打造以“康、养、学、娱、智”于一体的社区邻里“15分钟”服务体系。  

  在这里,居民出门15分钟,就可以享受到一体化的社区便捷服务,有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有委托微医集团和小区医生联合运营的一体化医康养护服务中心,有24小时服务在线的党群邻里服务中心,有全民体育运动中心,还有社区应急指挥中心。  

  从嘉福社区的近邻服务工作开展过程,湖里区的好做法可见一斑。嘉福社区将近邻服务工作和社区党建工作相融合,团结带领党员、群众从突破治理难题入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邻党建“五线谱”工作法——“友邻”引领线,启动“5+X+N”联建直通车;“安邻”制度线,实施“335社区通”行动;“聚邻”自治线,探索“三有”赋能模式;“惠邻”服务线,打造康养学娱智服务体系;“睦邻”和谐线,奏响“嘉”福“协奏曲”。  

  在这里,随着近邻服务的深入推进,不仅有效破解了社区治理中的各种难题,还提升了服务居民水平,谱写出基层治理的动人乐章。  

    近邻更近人亲心齐朋友多  

  再把视线移到位于金山街道的金安社区。这是一个湖里区的“明星社区”,志愿服务是这里的“金字招牌”。这同样是个纯保障性住房小区,入住居民近3万人——人口密集,意味着社区服务工作难度更大。  

  怎么办?一起帮!  

  在强化党建核心引领的过程中,金安社区搭建起社区党委、小区(片区)党支部、兼合式楼道党小组的三级党组织架构,将近三万人全部纳入片区管理。这样一来,形成了近邻服务的整体架构保障,也奠定了邻里互助的基础。  

  近邻要更近,人要亲,心要齐。有了一群热心的邻里,社区的工作开展,更是起到1加1大于2的功效。在这里有一群楼长,热心负责的吴雪玲调解邻里纠纷,能歌善舞的郑丽英是楼道里的好大姐,勤劳肯干的严雪梅努力地为邻里处理小事、琐事。这里有20支志愿者队伍,数千名志愿者,投入到近邻服务中来。  

  要让近邻亲上加亲,那就不能“一厢情愿”。金安社区坚持问政于邻、问需于邻、问计于邻,抓实红色服务、社区服务和居民服务三大类服务主体,让近邻服务贴近群众,满足群众真正所需。  

  让“近邻更近”,在家门口办实事,有家门口养老院、小区医疗点,特别是邻里互助志愿者,开展助残、济困、敬老、扶幼,以及邻里纠纷化解等服务,金安社区打造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的生活更便利。  

  这里还有实力派的近邻朋友圈,通过精准双报到,共建支部一起参与到社区小区的疫情防控、全员核酸、平安建设中。  

    信息“跑路”要治理更要“智”理  

  在湖里街道和通社区,居民办事可以通过数字政务平台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理在线申请,服务窗口解决问题,让社区居民办事从“线下跑”变成“码上约”,实现“最多跑一趟”。

  同时,这里借助手机渠道,搭建起“零距离”“全天候”的党群联系桥梁,打通了各种阻碍信息畅通的“肠梗阻”。 

  不出社区门,能办许多事。信息手段运用,着力推动湖里区近邻服务从“治”理到“智”理的转变。湖里区以小区手机微信平台为配套载体,推行“智慧小区”建设,提高小区近邻服务效率。目前已初步实现小区微信平台信息发布、居民互动、小区投票、物业智能缴费、智能停车等功能。  

  同时,湖里区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街道,以社区信息平台为载体,自主开发手机App、微信平台。其中,金山街道金海社区在疫情防控期间依托“智慧金海”社区智能管理平台,构建“智慧+智能、人力+网力”的“金海+”疫情应急体系,实现人员信息化管理,使小区管理服务更加精准化。湖里街道兴华社区开设“智慧社区”App,实现了住户、企业及商家的信息与社区数据联通,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需求导向精准服务质量高  

  江头公园里,一群大妈跟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几位大爷围着棋盘激战犹酣;新景天湖小区里,“阿吕”“阿厝”的卡通造型营造出浓郁的家园温馨感,妈妈带着宝宝在传声筒区互动玩耍,智囊团成员正在“红船驿站”里为小区治理建言献策;台商会馆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里,一堂针对两岸青年的培训课程正在进行中,大家在这里“充电”提升,互学互鉴……走进江头街道吕厝社区,社区处处洋溢着邻里的温情、幸福的味道。居民们时常感慨:“如今这日子啊,过得充实、满足。”今年以来,吕厝社区“穿针引线”,用绣花功夫做实做细社区治理,多元融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因地制宜为台商台胞、“新厦门人”、“老厦门人”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推动商圈、小区等共治共享,让生活在“同一个屋檐”的不同人群成为“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居民的幸福指数节节高。  

  湖里区在近邻服务开展过程中,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提供高质量精准服务为目标,不断推动完善近邻敬老、济困、扶幼、助残、育德、医疗、关爱、文化等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湖里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在近邻服务过程中,金尚社区以服务如“金”、品质过硬和口碑如“金”、群众认可为努力方向,在队伍、作风、载体、机制、口碑上使劲,努力用党组织的“金服务”打造居民的“尚生活”。今年以来,更是进一步梳理试点社区近邻服务空间,打造合计约2700平方米老年人日间照料、0-3岁托幼等服务空间。  

  在小区里,居民们有事情,和谐地商量着来。湖里区在各小区搭建近邻民主议事平台,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搭建社区民主协商、民主议事平台,各社区小区通过组建事务听评会、民主议事厅、居民论坛等不同形式的民主协商议事平台,吸纳驻区单位、共建单位、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社区社会组织等深入开展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等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协商、民主决策实践。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