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经济日报》理论版整版刊发了“3820”战略工程的重头理论文章。其中包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韩庆祥撰写的《“3820”战略工程的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撰写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实践》,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贺东航撰写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立胜撰写的《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战略构想》。一起来看文章详情——
《经济日报》2022年5月24日第10版
《“3820”战略工程的思想精髓和时代价值》一文指出:“3820”战略工程是一个跨世纪的宏伟工程,为福州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总体遵循,引领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3820”战略工程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思想精髓彰显出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文章说,对于“3820”战略工程,可以从哲学层面提炼其具有理论价值的丰富内涵和思想精髓。一是注重过去、现在、未来统一的大历史观;二是注重定位、定标、定法统一的时空方位观;三是注重放眼世界、把握中国、立足福建统一的系统格局观;四是注重长远、全局、系统统一的战略策略观;五是注重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统一的辩证治理观;六是注重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打牢支点统一的跨越式发展观;七是注重党的领导力量、人民主体力量、市场配置力量统一的动力合力观。
“3820”战略工程是关于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工程。为福州长远发展提供了总体遵循;为区域治理提供了典型范例;为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福州样本”。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实践》开篇写道: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工作期间科学谋划实施“3820”战略工程,提出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海上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等战略,引领福州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实践。
文章认为,谋划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是关于推动经济圈发展的先行实践;谋划建设“海上福州”,是关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先行实践;谋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是关于推动城市发展的先行实践。
习近平同志当年在谋划“3820”战略工程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擘画了福州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这一系列对福州城市发展战略的谋划和部署,为福州城市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章说,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要深刻认识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体现》一文中说:在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内部差异性大的国情之下,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目标,需充分调动各地区积极性,鼓励地方与基层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具体到上世纪90年代初的福州,习近平同志关于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山(江)海协作、绿色发展等方面的主要施政理念,为“3820”战略工程各项目标先后如期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3820”战略工程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体现。
文章认为,“3820”战略工程是基于福州特殊市情与优势所制定的,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基于城市底蕴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各地资源禀赋、文化积淀等各不相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不可能通过单一方式实现。因此,各地需深入发掘本地资源,探索适合本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路径,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多生动样本。
《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战略构想》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同志主政福州期间制定和实施“3820”战略工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推进各项工作,在实践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
坚持实事求是。制定和实施“3820”战略工程,是更好、更扎实、更有效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在贯彻落实中首先要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其次要掌握福州的实际情况、具体特点和优势,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注重量的积累,又注重质的跨越。
坚持系统观念。“3820”战略工程将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视为一个大的体系,并将这个大的体系又分为综合篇、县市区篇、行业篇、重点工程篇等子系统。从经济社会发展设计上看,注重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进行系统目标的设定,并注重各系统之间的联结。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习近平同志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福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不懈奋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坚持独立自主。制定和实施“3820”战略工程,充分体现了对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关系的辩证把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