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

福建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网站支持IPV6| 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

红色彭厝——苍郁“松山”

红色彭厝——苍郁“松山”

亚苏 厦门市翔安区闽南文化研究会

发布时间:2021-11-11 15:25 来源: 厦门市民政局 访问量:

| | | |
  彭氏天䘵公谱系第四世孔道公自金门迁徙厦门市同安彭厝村,创业骏发,为彭厝不迁之祖,下分五房,瓜瓞载绵,茂茂彬彬。约1383年,兴建祠堂,并植松树百株,盖地数十亩,堂号“松山”,因榕松广褒地带而得名,俗称“松山衍派”,因此彭厝村旧时亦别称“松山”。彭厝社区现为翔安区金海街道所辖。社区有后墩、前埔、布厝等,计四个自然村。地形聚落呈梯形,背山面海,向东南走约四百米左右,就是海边,涨潮时,波涛滚滚,汹涌澎湃,隔海遥望,金、厦两岛历历在目。社区现有户数超1900户,人口大约6000人,村民退养前亦渔亦农,辛勤渔耕。这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革命火种,一脉相承。

  1927年2月,年青的彭德清(原名彭楷珍)、彭甘杏、彭九屎、彭炳章等投入革命洪流。彭厝与沙美、黄厝、许厝,莲河、东界、刘五店及灌口等地,都是当时革命活动据点,犹成紧扣国民党反动派脖子的不可或缺的一环重要的锁链。在无数次活动中最为艰险的一次是配合厦门五.廿五劫狱的行动。

  1930年5月,中共同安县委积极配合福建省委领导的厦门劫狱斗争,并选定彭厝据点为出狱人员停靠点。省委书记罗明、陶铸亲自到彭厝检查据点核实安排情况。同安县委决定运载劫狱出来的同志使用的两只船:一只是大嶝谢石水的用船,另一只是彭厝村彭幼潜和他的父亲在彭厝开设的药店“合安堂”平时所用的运输船。该船能载重四十担左右,舵手是村民彭宏慨。

  “合安堂”开设在村东,有一条半里多的小道直通“石牌”(地名)的泊船海湾。小道两边长满杂草,便于掩护,而且少有人迹,地点隐蔽。按事前计划决定,5月25日前,船由彭厝出发,停泊在厦门“打石字”码头待命。抢救人员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仅用十分钟时间,就打开了牢门,将关在厦门思明南路451号的国民党思明监狱的48名被捕的地下革命同志,全部救出,在接应人员带领下安全登上船,顺着退潮良机,乘风破浪撤离厦门。登上彭厝的帆船有20多人,顺利到达彭厝“石牌”,作休整后安全地护送他们转移各地,继续投入战斗。劫狱胜利,震撼了海内外,也写下了地下斗争光辉的一章。

  1932年4月,中央红军进军漳州,这给同安党组织创造了大发展的良机。此时中共同安地下组织乘胜追击,攻打了马巷税契局。为解决贫苦农民生活困难还进行珩厝分盐后村分布、新圩分米等革命行动,这四次较大斗争,给国民党反动派予沉重打击。但也因为斗争经验不足,遭到了反动当局与民团反革命势力的“围剿”。1934年元月至1935年元月,彭厝、锄山、五峰等地多次被破坏,损失严重,有的地下党团员被捕牺牲、有的逃到海外,彭厝村彭甘杏烈士就是于1934年参加武装斗争在安溪被捕后牺牲。彭德清将军于1935年2月间被叛徒彭水锦出卖被捕,关在同安监狱。在狱中彭德清坚贞不屈、机智勇敢与敌人周旋,后越狱回山区继续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尽万险,终于与重建的红三团参加新四军二支队四团,开赴苏皖,转战苏中,纵马江淮前线,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彭德清在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又出奇制胜,屡挫顽敌,频传捷报。坚守在彭厝的地下党、团员,则以分散隐蔽的形式,伺机开展活动。

  松山学校是当年革命活动的中心,是革命的摇篮。这所学校是乡人彭楷蒲创办于1918年,旧址坐北朝南,为硬山布瓦顶砖木结构平房,占地面积333平方米。校名选用当时松山村的村名“松山”来命名。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中共革命先辈罗林、陶铸、方毅等以及中共同安县委彭友圃、李松林、陈仙查、黄永妙、彭甘杏、彭德清等都经常在这里策划应变,运筹帷幄,或以校长教员身份,名正言顺地开展革命活动。在白色恐怖、以至抗日战争年代,还有抗敌后援会基层组织,进行抗日宣传活动。

  继往开来,解放战争年代,松山学校仍为革命据点。继承先烈彭甘杏和将军彭德清的斗争历程,中共闽西南地下党继续在彭厝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活动。

  红旗飘扬的彭厝基点村又迎来了一股革命东风。就读于厦门大学的革命青年彭金励,受进步思想的熏陶,于1947年3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前,他积极投人校内各项学运,组织各种活动,进而到农村开展革命工作,经常往返于厦门与彭厝之间,宣传革命形势,采取各种形式串联师生作为发展对象。在邻近的澳头、欧厝、浦园进行秘密活动。

  1949年春,全国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迎接解放,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中共闽西南厦门市临工委决定以彭厝村为据点,由澳头交通站出面,做好澳头五通航轮“颖海号”负责人张家荣的思想工作,使他成为掩护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安全往返于厦门一彭厝。通道打通后,彭金励同志率领厦门侨师学生党员林希圣(侨师党支部书记)林多速、施金权、许瑜慧及厦大部分党员等十多位地下党员到彭厝村开展工作。成立党支部(以后建立了县工委),深入各地广泛  发动群众,开展反“三征”(征丁、征粮、征税)运动,并进行游击战争,具体任务为白天秘密活动,晚间办渔农夜校,地下党以松山学校为阵地,自编教材,围绕斗争形势,按地图仿画“扩大图”,讲全国解放战争发展的情况,教唱革命歌曲,激发革命热情发动群众,把斗争搞得红红火火。      

  彭厝这个基点村,自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个历史时期,红旗不倒、战斗不息。以及抗美援朝,彭德清将军率领27军人朝作战。彭将军还从家乡彭厝挑选了彭秋炎、彭清课、彭垂泼等三名青年随军人朝。当时同安县也有十人参加抗美援朝,其中彭炳建壮烈牺牲在朝鲜战场。为了弘扬彭德清将军的革命精神并表彰他的丰功伟绩,特在彭厝小学(即原松山学校旧址)兴建了“彭德清纪念室”。

  1991年,松山学校被同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 年 4 月,辟为“彭德清纪念室”,成为利用革命遗址开展革命宣传教育的基地。主要展示介绍开国少将彭德清将军的光荣一生。整个园区的占地面积约 1300 多平方米。2018年经过升级改造,2019年11月14日彭德清诞辰纪念日时重新开放。升级后的“彭德清纪念室”主体建筑保留旧址主体,坐北朝南,“厂”字形单层硬山布瓦砖木结构。增设彭德清将军站立铜像,广场扩容,并开设多个展厅,展厅分为四个单元,即:“赤胆热血 投身革命”、“戎马一生 征战四方”、“战功赫赫 荣授少将”、“建设祖国 再铸辉煌”。

  彭德清纪念室是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2019年开放到今天,“彭德清纪念室”共接待215团,6174人次。

  庄重典雅的纪念室,仿佛在述说当年的斗争史,也好像在告诫人们:彭厝的历史,是红旗不倒的斗争史!我们将弘扬彭德清将军的革命精神,学习他的高尚品德,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记忆、培育革命新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奋斗不息。“红色永存  松山不老”。

  参考文献:

  【1】《翔安区革命老区发展史》

  【2】蒋才培文选《朝花夕拾》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