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福蕾” 绽放,留守儿童被爱包围!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2025年3月下刊 时间:2025-04-11 17:10
  
泉州市海西社工事业发展中心征集泉港区困境儿童微心愿
  精美的礼物,温暖的新衣,让寒假变得温馨又幸福;每月一次的探访和亲情陪护,给予孩子们亲人般的爱;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心里的烦恼有了倾诉和纾解,课业难题有人帮忙辅导……在福建,留守儿童有了更多关爱与呵护。  
  近年来,福建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福蕾行动计划”,为留守儿童提供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精细化的关爱服务,为孩子们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让祖国花朵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
完善政策
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支持有力  
  在福清,留守儿童小林因父母离异,父亲又长期在外地打工,面临学业、生活等方面的困难,福清市民政局链接福州市心本元公益服务中心开展结对帮扶,小林走出了自身发展困境。  
  近年来,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办法》《政府购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暂行实施办法》等政策,为推进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提供了政策支撑。健全基础台账,“一人一册”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并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将全省2.4万名留守儿童全部纳入关爱保障服务范围。健全完善社会参与机制,配齐配强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1117名、村(居)儿童主任17351名,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日常走访探视;省民政厅会同省检察院建立实施“春蕾安全员”工作机制,主动关爱保护在司法实践中容易遭受侵害的留守儿童。
强化帮扶
分类分层保障留守儿童生活  
  “以前我总感觉自己很孤单,现在有这么多关心关爱我的叔叔阿姨,让我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我会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小李是三明市泰宁县的留守儿童,爷爷奶奶除照顾生活起居之外,对小李的学业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泰宁县民政局在依据政策将其纳入低保的同时,合理整合资源,委托社工开展个案服务,引导他改变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他发现自身优势、增强自信。  
  福建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分类分层保障,将符合条件的留守、困境儿童纳入低保、临时救助予以保障。各地民政部门还会同教育、医疗等部门推进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困难问题,提供生活、教育、医疗、临时救助等方面关爱帮扶,惠及农村留守儿童13.7万人次。全省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联合妇联、社工机构等招募了7.5万名“代管家长”“爱心妈妈”,发动2.3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哥哥”“姐姐”,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与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服务。  
  针对留守儿童等群体存在的实际困难及需求,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各地进一步加强探访关爱服务,共走访慰问留守、困境儿童4万人次,发放慰问金405万余元,送去慰问物资价值150万余元,开展关爱服务1644场次,办实事、解难题317件,惠及儿童2.86万人。教育疏导让留守儿童身心更加阳光  
  今年42岁的花姐家住闽清县坂东镇,是一位脑瘫患者,她的丈夫也是残疾人,常年在外务工。虽然花姐和上职高的女儿、上小学的儿子强强被纳入了低保,但家庭的不完整、父母的残疾,使儿子强强变得内向、孤僻。“福蕾行动计划”项目实施后,村儿童主任和社工针对孩子的心理问题给予多方面的教育疏导,强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关心他,他有小伙伴儿了,性格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花姐激动地说。  
  福建省民政厅聚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着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织密心理关爱保护网。  
  “线上”,制作宣传片、动画片,在电视、社交网络以及省民政厅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进行播放,营造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会同团省委建立12355心理关爱热线,整合省市县三级心理咨询师和社工资源,建立200余人的专兼职接线员队伍,累计接听留守儿童心理咨询类来电3.5万余次。福州市民政局还引入智心云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心理小灵智能AI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为困境儿童提供在线心理测量及心理咨询服务;在“e福州”便民服务平台上开设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帮扶专栏,链接社会资源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针对性帮扶。  
  “线下”,加强亲情关爱服务,开展“鸿雁千里传真情”、亲情视频连线、集体生日派对等活动。省民政厅联合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连续三年举办“家校共育护航健康成长”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开展了900多场“家校共育恳谈会”。2021年以来,发现存在心理、行为异常的农村留守儿童1357例,努力帮助他们走出了困境。其中,福州市长乐区留守、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1234”工作法,在全国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示范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
创建品牌
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更加精细精准  
  今年1月23日,武平县万安镇对返乡的留守儿童家长开展了“乡村干部+学校教师”家访“留守学生+家长”活动,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班主任以及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一同前往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这场温暖的家访行动,如同一束束亮光,照亮了留守儿童的心间,也让外出务工的家长们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图为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福蕾行动计划”周末课堂。  
  福建省各级民政部门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多元化需求,加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自2020年起,在全国首创实施“福蕾行动计划”,省级财政累计下拨补助资金1.1亿元,在全省777个乡镇(街道)建立关爱服务阵地,引导153家社会组织参与关爱服务。各地积极创新关爱服务模式,莆田市“一网四化”、三明市“三聚三化”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模式入选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先进典型案例;厦门市“近邻扶幼”、漳州市“春蕾安全员”、武平县“三度三新三维”等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品牌逐步形成;福州市长乐区、宁德市周宁县等地的乡镇(街道)实现“福蕾行动计划”项目全覆盖。  
  计划实施以来,全省共组织开展“七彩童年,与爱同行”“红色记忆,点亮梦想”“童心筑梦,向阳花开”“心有所‘暑’,不负所‘托’”“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等主题关爱服务活动2.6万余场次,惠及留守儿童、困境儿童26.33万人次。(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