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政工作,2019年4月、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五年来,全省民政系统牢记职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福建民政”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民生为大,为闽添福——各地民政事业五年发展成就巡礼”专题报道,展示各地民政部门推动新时代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州民政系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惠民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有力服务全市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高质量打响福州养老品牌
老人们在“长者食堂·学堂”选购菜品
福州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打响“有福之州幸福老人”品牌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完成《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稳步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集成改革,汇聚各方力量构建幸福养老四大体系,全面推进福州养老服务向体系化、多元化、智慧化转型,打响福州养老品牌。
全市共建有养老机构169家、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家园)101家、居家养老服务站542家、农村幸福院1889家,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各级各类养老床位5.7万张,养老服务机构数和养老服务供给量均居全省首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成效获评“福州市全面深化改革十佳案例”。
创新探索长者食堂服务模式,提出“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全面覆盖”建设思路,长者食堂实现社区全覆盖,全市共建成长者食堂595家,提供总餐位24423张,累计供餐233万人次。该项工作获评“福建省十佳改革品牌”“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十大实事”之一。
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e福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构建“需求-服务-监管”和“发现-处置-反馈”的双闭环体系,汇聚全市约3300家养老服务机构,累计提供养老服务超百万单。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工作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表扬。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福州市社会福利院,看望慰问老年人和工作人员。
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社会救助政策宣讲进村居
近年来,福州市持续发挥社会救助兜底线、保民生作用,出台《福州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创新实施服务提质、信息提效、机制提升、效能提速、队伍提能“五大”工程,构建综合救助格局。在全省率先建立特殊困难群众帮扶服务机制、率先出台低保边缘家庭入保政策等,推动救助对象向“边缘困难群体”延伸,低保边缘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的认定标准从省定1.5倍(1320元)放宽到2倍(1760元)。
建立并试点“乡镇村民医疗互助机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救助,试点开展以来参保30余万人次,患者住院自付医疗负担平均减轻27%以上。2022年,永泰县医疗互助项目荣获“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2次提高低保标准,低保月人均标准从700元提高至880元,增长了26%,占最低工资标准的44.89%,超过“十四五”目标42%的要求。2022年获评“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
关爱帮扶“特殊群体”
鼓楼区南街街道开展“福蕾行动计划”项目活动
福州市着力建设流动、留守、困境儿童立体化保障体系,成立流动、留守儿童工作专班,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保障有力。
树立福蕾品牌,每年投入1300余万元引进专业社会组织为流动、留守、困境儿童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护、结对帮扶等关爱服务。开展各类活动约8000场次,受益儿童约20万人次。开设“e福州”困境儿童关爱帮扶专栏,利用网络平台聚集社会资源,汇聚司法、卫健、团委、红十字会等部门力量,平台已汇集微心愿1000 余条,对277名考取大学的成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助学帮扶。
在全省率先实施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帮扶试点,长乐区、福清市、闽侯县、罗源县等地落地专门心理健康服务项目,大力开展心理测评、心理辅导和转介,推进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工作队伍培育,持续深化关爱帮扶,2024年以来开展各类活动371场,服务2.46万人次。
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建设,养治康教和社工融合水平不断提升,市儿童福利院成为全省首家列入残疾儿童康复定点的福利机构。提高困难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2019年以来5次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至302元,约为省定标准的2.5倍。在7个县(市)区试点开展“精康融合行动”,服务精神障碍患者超1.2万人次。
提升社会组织管理服务效能
相关领导到晋安区乐园社区开展调研
福州市按照“全周期孵化、陪伴式育苗、多元化成长”的思路,建设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从政策、资金、人才、宣传等方面开展培育扶持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社会组织5324家,社会组织得到蓬勃发展。
积极响应国家减税降费的号召,近年来,福州市社会组织减免、降低会费2771.99万元,惠及5871家企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积极构建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社会组织年报、“双随机”抽查、“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等综合监管体系,有效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十四五”期间共清理整治2400多家“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数量居全省第一。
引导社会组织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动员500余家社会组织与200多个社区(村)开展结对帮扶,据不完全统计带动各地增收超亿元;社会组织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达5400多万元。
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在公益慈善领域,福州市主动靠前为慈善组织提供便利化的服务,支持慈善活动依法开展,助力慈善组织发展壮大。截止目前,全市注册登记的慈善组织从2020年的79家(其中市本级41家)增加到136家(其中市本级77家)。
积极动员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参加“善行八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参评民政部“中华慈善奖”和福建省“福建慈善奖”,“十四五”期间4个项目(或个人)获得“中华慈善奖”,5个项目(或个人)获得“福建慈善奖”。
加强慈善组织监督管理,建立“双随机”+月抽查机制,推进慈善信息公开等,慈善事业公信力持续提升。开展“乐善福行”专项行动,2022年行动开展以来组织慈善项目1747个,支出善款约14802.8335万元,物资62.067万件,受益群众502996人。
推动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福州市大力推进社会事务领域改革,完善惠民殡葬和生态安葬政策体系,在全国率先提出“生命公园”建设模式,工作经验在《改革内参》上推广;在全省率先出台生态葬奖补政策,对海葬申请人给予3000元的奖补;推动各地出台惠民殡葬政策,市县实现政策全覆盖,为全市户籍居民免除基本殡葬费近3亿元。
全面提高婚姻登记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山盟海誓”婚姻登记服务品牌,鼓楼区、长乐区婚俗改革试点有序开展。有序实施福州市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全市通办”“跨省通办”工作,大力推进婚姻家庭辅导室建设,2022年实现婚姻登记机关内设婚姻家庭辅导室全覆盖,并构建全生命周期家庭辅导教育服务链,促进婚姻家庭和谐。
提升区划地名管理水平,出台《福州市地名地址信息化管理办法》《福州市区划地名专家库管理办法》等制度,推进区划地名标准化、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开展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数据质量建设行动,全市完成地名数据审核58828条。完成7条县级、53条乡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强化常态化巡查管护,深化平安边界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