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遇良缘 | 打造婚姻登记特色品牌,助力甜蜜事业
来源:福建省民政厅 时间:2024-12-23 09:27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政工作,2019年4月、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五年来,全省民政系统牢记职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福建民政”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福建民政这五年——业务发展成就”专题报道,展示我省民政事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今天,一起来看“民生为大 福遇良缘”篇。
  婚姻登记,承载着千千万万新人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饱含着民政人的祝福与呵护。为顺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婚姻登记和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需求,5年来,福建民政以打造“山盟海誓”婚姻登记服务品牌为统揽,加快婚姻登记规范化、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婚俗改革,大力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助力婚姻家庭和谐美满。
    以美景融情,让爱更甜
  一是依景设点
  利用当地山水景观和人文特色,在标志性区域创设公园或景区婚姻登记点或户外办证点,融合文化、旅游和婚庆产品供给,为新人提供温馨浪漫的场景,推动甜蜜经济发展。福州仓山区在有“爱情之岛”美誉的江心公园创设全省首个公园式婚姻登记点;南平武夷山市以“朱子婚礼”为文化背景,在五夫镇朱子广场和具有浪漫爱情传说的玉女峰脚下设立婚礼式户外办证基地;三明沙县区在古色盎然、游人密集的东门大街设立结婚登记服务点;泉州泉港区在全市首个大型爱情主题公园设立颐爱婚姻登记点。各公园式婚姻登记点集登记、颁证、婚俗展示、文化体验、旅游婚拍为一体,浪漫气氛浓厚,深受新人欢迎,到此登记的占当地婚姻登记量的近50%,辐射带动婚庆、服装、摄影、鲜花等甜蜜产业发展。
  二是以特为媒
  深入挖掘客家、闽南以及朱子婚礼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婚姻习俗和婚俗礼仪,组织举办主题婚礼、纪念婚礼、慈善婚礼等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结婚仪式,在特殊节日举办形式多样的集体婚礼和文化联谊活动,倡导向上向善、庄严简约的婚庆礼仪,培育新型的婚育文化和正确的婚姻家庭观,推进移风易俗。泉州惠安县举办现役军人着军装与身穿非遗地方传统服饰配偶的集体颁证活动,彰显正能量。
  三是因势利导
  全省84个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设立结婚登记颁证室,积极推动结婚颁证服务创新,在建立地方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名人颁证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新人的需求和喜好定制独特的颁证流程,为新人提供独特、难忘的婚姻登记体验和美好记忆。2023年共为1.09万对新人提供个性化颁证和特殊节日颁证服务。
    以结缘为要,让爱更暖
  一是突出重点
  全省84个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或律师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服务,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二是建立标准
  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在实现免费照相基础上,做到“五个一”:一片天,在公园或标志性区域设立集体婚礼(颁证)点;一面墙,建设文化墙或文化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婚俗文化的宣介;一本书,制作发放婚姻法律法规和婚姻家庭教育的宣传册;一句祝福,编辑温馨浪漫语言对新人表达祝福;一张笑脸,开展微笑服务,创建婚姻登记模范机关。
  三是交流促融
  凭借地缘、血缘优势,全省登记12万多对两岸婚姻,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省市海峡两岸婚姻家庭服务中心积极开展个案受理、辅导培训、联谊关怀等服务,参与举办8届海峡两岸婚姻家庭论坛,为两岸婚姻搭建起表达心愿、反应诉求、探讨问题、共谋幸福家庭的平台,每年服务婚姻对象400多人次。去年以来,省市联合在福州闽侯县闽越水镇、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平潭猴岩岛主办闽台新人集体婚礼等活动,交流形式和范围不断拓展。
    以信息为凭,让爱更真    
及时按要求升级改造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保持常新常精,确保婚姻登记准确便捷。完成与民政部的电子档案试点任务,实现婚姻登记电子档案的在线归集。制定《婚姻登记纸质档案快速电子化实施指南》,规范登记档案电子化工作,夯实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基础,为群众提供更真挚的服务。实现婚姻登记数据实时推送和电子证照实时签发,为有关部门和当事人办事提供最真实的依据;通过处理电子证照纠错数据,及时更正历史数据补录错误的信息,引导当事人补领婚姻登记证件,妥善解决当事人的应急需求。2023年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终期评估,婚姻电子证照共享应用作为“区块链+民政”领域的试点项目之一,获评优秀等次。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