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有福 | 加强区划地名管理,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福建省民政厅 时间:2024-12-20 08:06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政工作,2019年4月、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五年来,全省民政系统牢记职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发展新篇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福建民政”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福建民政这五年——业务发展成就”专题报道,展示我省民政事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今天,一起来看“民生为大 福地有福”篇。

  区划地名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行政管理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划地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稳慎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有序规范地名管理,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服务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区划布局结构

  发挥重要资源作用

  做好行政区划战略研究和总体统筹,主动融入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顺应人口和产业流动、区域空间结构变化、城乡融合发展趋势,着力构建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行政区划体系。制定出台了《福建省建制镇设立标准(试行)》《福建省街道设立标准(试行)》,进一步提高行政区划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2021年1月,长泰、沙县“县改区”,龙海“市改区”,三元、梅列两区合并为新的三元区。2021年9月,上杭县步云乡撤乡并入古田镇。通过推进实施一批行政区划调整,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积极发挥行政区划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协调、畅通、赋能等方面的重要资源作用。

  规范地名管理

  讲好福建地名故事

  大力加强地名工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公共服务更加高效,文化保护更加有力,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提质增效。一是地名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出台《标准地址编制规范》,荣获第九届福建省标准贡献奖二等奖。二是地名文化保护宣传成效显著。积极打造“福地有福”地名文化品牌,举办“有福的地方是我家”福建地名文化展播系列宣传活动,地名文化短视频获得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国民政”单元最佳作品。《清流》《吴航》《东坑村》《光泽》地名文化短视频被民政部选中在央视频播放。三是“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加强乡村地名建设,织密乡村地名网,有效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全省共命名更名地名3100多个、备案公告地名2900余个,设置各类地名标志牌、楼门牌20万余面,采集上图地名和兴趣点12.7万余条。

  武夷山市积极探索“地名+服务+文化+产业”的“乡村著名行动”融合发展模式,为促进武夷山市茶、文、旅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入选民政部第一批“乡村著名行动”典型经验做法。在城区、景区、度假区设置“二维码智慧路牌”,方便游客通过路牌查询道路名称含义、历史沿革、地名典故和附近景点、交通、食宿等信息,为游客提供更加周到便捷温馨的服务。制作特色地名标识牌,将村庄、景点名称与国家公园保护标语和茶企名称融为一体,促进地名文化与生态保护和茶文旅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加大对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宣传,将武夷山36峰99岩72洞等自然景观、岩茶山场、历史文化遗存等地名故事拍摄成微视频,并设立“武夷茗学堂”抖音号宣传推广,让社会大众从地名文化中感悟武夷山“双世遗”的自然与文化魅力。

  依法管界治界助力建设

  更高水平平安福建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入推进平安边界建设,确保了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有序开展界线联检工作,顺利完成第四轮省县两级和第三轮乡级界线联检任务。常态化开展边界地区风险隐患排查处置活动,搭建平安边界建设调解平台,探索“党建+边界治理”模式,完善边界治理风险防范化解和应急处置等制度机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困难问题联帮、干部群众联谊、平安建设联建、经济贸易联发等“六联”活动,形成跨区域、跨行业、全方位交流、合作、发展的新局面。三明市建宁县里心镇“三零”化解边界纠纷工作法入选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闽赣边界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