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2025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民政部工作要求,总结2024年全省民政工作,部署2025年任务。省民政厅党组书记陆菁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民政厅厅长郭学军主持会议,并传达了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精神。
会议指出,2024年全省民政工作成效明显、亮点纷呈。一年来,全省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拓展深化“深学争优 敢为争先 实干争效”行动,实施开展“扬长补短 奋进争先”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从严落实省委巡视整改,推进民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向谷文昌、廖俊波等同志学习活动,挖掘选树民政先进典型。深化正风肃纪反腐,超常规、大纵深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稳妥推进殡葬、慈善、养老等领域专项治理、“点题整治”,殡葬领域《工作指引》获中纪委肯定推广。
二是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取得突破。推动老龄工作机构转隶改革,实现职责人员工作三个到位。出台"福见康养"、“一老一小”家政服务等惠老政策,新建嵌入式养老机构52个、长者食堂405个,培训护理员1.7万人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8亿元,新增适老化产品24款,55款产品入选国家推广目录。在27个县(市、区)开展第一批“平安通”试点,20个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创新打造大田县"五联五保"、政和县农村"幸福里"社区等模式,漳州、厦门、三明、浦城入选国家养老领域试点。
三是坚定履行民生兜底职责,各类特殊群体得到有力保障。建立"大数据+铁脚板+网格化"救助机制,实现低保、特困等96.5万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及时帮扶。全年实施临时救助17.7万人次,发放资金57.7亿元,97%县市区开展政府购买救助服务。建立孤儿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协调1100余名困境学生纳入“青山陪伴助学工程”。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6.7%,惠及81万人次,厦门、泉州、福安被确定为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城市。龙岩市率先出台非本地户籍困难群众申请低保的政策。安溪、湖里入选全国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区域。三明康复辅具产业经验获全国推广。
四是着力激发社会参与活力动力,社会组织和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率先出台全省性社会组织成立、换届、注销工作规程,清理"僵尸型"组织1670家,推动6000余家完成换届。引导社会组织投入3.72亿元参与乡村振兴。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登记慈善组织达973家,开展项目3152个,帮扶困难群众192万人次。福彩销售额创58.14亿元新高。晋江市建成全省首家县级慈善馆,倡导文明新风尚。
五是优化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专项行政管理和社会事务工作有力有效。纪检监察、民政“双专班”驱动,“清单式”推进,“重拳式”整治,有效遏制了殡葬行业乱象。惠民殡葬覆盖80个县、4031万人,漳州"生命公园"模式获部省肯定。婚姻登记服务实现辅导室全覆盖,新增11个婚俗改革实验区。完成5个县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武夷山市智慧地名服务入选全国典型。建立完善老区发展政策评估体系,认定红色遗存79处,实施产业扶建项目195个。
会议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重要指示和全国全省民政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政部门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坚定不移、全力以赴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宏伟蓝图,细化为全面深化福建民政改革的施工图,转化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实景图,闯出新路、奋勇争先、久久为功、作出示范,以实际行动不负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要深刻领会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坚决履行新征程民政部门政治使命。要着力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聚焦专注“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工作水平”,全力抓实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要准确把握“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核心要义,加强民生建设办好为民实事。健全完善“政策制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加快全面深化民政改革的步伐。大力弘扬民政“福”文化,创新推进“福见康养”“福暖救助”“福佑蓓蕾”“福行乐善”“福联万社”“福地有福”“福遇良缘”“福享乐龄”“福润红土”“福泽两岸”等“十福”特色工作,擦亮“福建民政 福满家园”品牌。要切实增强系统观念,推动形成横纵联动协同高效的民政工作新格局。
会议要求,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谋划“十五五”的规划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省民政系统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秉持民生为大、发展为民的理念,把全面深化民政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多办为民实事,全力推动福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使其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自觉做对党忠诚的践行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继续实施“扬长补短 奋勇争先”行动,以更大力度、更强举措、更实作风,彰显全面深化改革新路上福建民政的新担当、新作为。
二是深化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改革发展,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要深入推进 "福享乐龄" 老年友好社会建设,完善老龄工作机制,实施 "银龄行动" 促进社会参与。统筹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拓展适老化消费市场,增强银发经济动能。加快构建 "福见康养" 服务体系,落实省委省政府惠老工程,加强高龄、失能、独居老人关爱探访。创新推进 "一老一小" 家政服务、县域养老体系建设、乡镇敬老院升级、农村 "幸福里" 社区等试点,有序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推动 "养老" 向 "享老" 升级,实现 "老龄" 变 "乐龄"。
三是进一步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毫不松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农村防返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帮扶制度,做好常态化救助守牢底线。推进 "福暖救助"更加“精准”更有“温度”。建立民政部门统一监测认定、各职能部门协同帮扶的救助机制,完善低收入监测预警体系,认定低保边缘及刚性支出困难家庭。优化低保动态调整机制,深化 "高效办成一件事" 改革,发展服务类救助,推进区域性救助管理试点。
四是不断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加强各类特殊群体关爱服务。要拓展“福佑蓓蕾”覆盖面,提升工作质效。加强和提升儿童福利机构管理,落实动态调整机制,依法规范收养登记管理,加强对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加大儿童心理关爱力度。完善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惠民政策,探索推进解决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问题,支持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支持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产业发展。
五是着力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更好服务发展大局满足群众实际需求。要保护利用好“福地有福”历史文脉,稳慎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推进实施“乡村著名行动”,讲好“福”地名故事。要打好殡葬整治“攻坚战”“总体战”。一体推进纠风治乱、惩腐肃贪、标本兼治,改革优化殡葬管理机制,推进管办分离,狠刹歪风邪气、弘扬新风正气。强化殡葬行业公益属性,加快推进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要不断优化“福遇良缘”服务。分级分批扩大婚俗改革试点范围,创建更多具有文化底蕴、地方特色的集体婚礼、颁证点。出台“甜蜜政策”,促进“甜蜜经济”发展。
六是创新推进社会治理,引导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更好发挥积极作用。要进一步凝聚“福联万社”合力。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净化社会组织发展生态。建好用好各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大力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要大力弘扬“福行乐善”文化。增强慈善帮扶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有效衔接、优势互补。深入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创新探索“数智+慈善”模式,提升综合监管效能。
七是发挥福建独特优势,落实老区苏区优先政策促进闽台民政融合发展。要加大“福润红土”力度。用足用好老区苏区扶建支持政策,加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做好革命“五老”人员及遗偶的优待管理工作。要积极探索“福泽两岸”新路。健全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政策保障机制,为台胞在闽发展提供更便利条件、更优质服务。筹划推进“闽台民政融合发展中心”项目建设,打造全国首个民政领域对台综合服务基地。
会议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化模范机关先进单位、“四强”党支部创建,开展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专项行动,加强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党建带群建,推动工青妇工作融入中心、提升效能,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二是推动正风肃纪反腐向纵深挺进。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全力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和派驻机构监督执纪执法,强化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巩固各领域整治成果,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打造廉洁民政。三是大力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分级分类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推进精兵强将促争优、精耕细作勇争先、精益求精善争效。突出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持续优化干部队伍梯次配备,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健全关爱激励机制,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更好发挥榜样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广大民政工作者的使命感、自豪感和获得感。
会上,厦门、漳州、泉州、大田、仙游、政和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省民政厅领导班子成员,二级巡视员,驻厅纪检监察组、厅机关各处(室、局)和厅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福州主会场参会。各设区市民政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同志在分会场参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