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新代表:
《关于提升福建省长者食堂服务质量与可持续运营的建议》(第1310号)由我厅会同省体育局、市场监管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截至2024年底,我省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793.48万,占户籍人口的20.02%。助餐服务是老年人急需的服务需求之一,也是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为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我省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长者食堂,探索了多种助餐模式,覆盖范围和就餐便利度不断提升,受到广大老年人欢迎和社会各界认同。但也正如您所言,目前长者食堂建设运营存在服务覆盖不均衡、可持续运营能力有待提升、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满足老年人就餐需求,促进长者食堂的可持续运营,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因策扶持助力运营方可持续运营。支持运营方拓展服务范围,面向社会人员开放用餐服务,挖掘潜在消费群体,增加营收。积极牵线搭桥,推动运营方与周边企业、事业单位、学校食堂对接合作,共享食材采购渠道、厨房设备等资源,实现规模化运营,提升运营效率与经济效益,为长者食堂的可持续运营夯实基础。继续执行对运营长者食堂的主体给予减免场地租赁、优惠水电费等,减轻运营成本压力。
二、因地制宜采用多元化运营方式。在城市,推动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挖掘连锁餐饮企业规模化优势,建设“旗舰店引领+中心食堂辐射+助餐点延伸”“中心厨房+配餐点+送餐服务”的助餐体系,打造薄利便民的保民生餐饮品牌。在乡村,推广宁德市“互助孝老食堂”、德化县“幸福田园”模式,鼓励老年人助人、自助,开展种菜、帮厨和送餐等力所能及的劳动,倡导和动员社会各界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推广三明市、宁德市等地做法,按照老年人的困难情况,政府提供用餐差异化补贴,精准帮扶特殊困难群体。
三、因需赋能提高助餐服务质量。开展长者食堂工作人员培训,根据老年人用餐特点,合理搭配菜品,确保食物既营养均衡又可口适宜。发挥好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乡镇(街道)层面老年助餐培育带动作用,以及省级2025年度奖补100个长者食堂项目,着力打造典型示范点,引导建立可持续和推广复制的运营服务模式。研究制定和推动落实省级地方推荐性标准长者食堂运营管理和服务规范,推动助餐服务标准化、规范化。
四、因责监管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进一步加强长者食堂日常监管,重点关注食品安全制度落实、设施布局、环境卫生、过程控制、进货查验、应急处置等环节,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稳步推进长者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强化社会监督,推动长者食堂餐饮服务质量安全稳步提升。
五、因势利导提升长者食堂吸引力。推广“共餐共学”“餐饮+文体”融合模式,举办“乐龄学堂”,推进“数智赋能”,非就餐时段将餐桌变课桌,讲授养老养生知识、防诈骗知识、智能技术使用培训等,举办书法、舞蹈等文体健身活动,让老年人饱腹又饱学。创新“代际互动”平台构建,解决老年人“孤单寂寞”的问题。设立“开放式课堂”,既让老年人老有所学,又解决了幼儿儿童课外看护教辅问题,实现长幼融合,从“老龄”到“全龄”。创新“文化赋能”特色元素,将“福文化”“新闽菜文化”等独具福建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助餐服务之中。
领导署名:王文才
联 系 人:余新仁
联系电话:0591-87862801
福建省民政厅
2025年4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