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青水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
永安市青水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参赛的“搭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共筑两岸同心沟通桥梁——畲乡闽台文旅融合”项目荣获第二届“阳光1+1·奋进新征程”福建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创投大赛三等奖。
2024年10月首届永安兴贤成功节开幕
在福建永安青水畲族乡的青山绿水间,一场跨越海峡的文化融合实践正悄然展开。
曾经,这里丰富的畲乡文化、开闽文化与郑成功先祖地文化如散落的珍珠,受制于资源整合不足、交流形式单一、设施滞后等瓶颈,难以绽放光彩。
2023年,永安市青水畲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启动畲乡闽台文旅融合项目,以“两岸一家亲”为底色,用文化串联起两岸同胞的心灵共鸣,在畲乡土地上勾勒出一幅文旅融合、同胞连心的美丽画卷。
01 从资源散落到融合破题
青水畲族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却长期面临文化资源“各自为政”的困境——畲族的传统民俗、开闽文化的历史印记、郑成功先祖地的独特IP,尚未形成吸引两岸游客的“拳头产品”。传统的祭祀活动难以满足现代交流需求,交通不便、住宿简陋等问题更让远道而来的客人望而却步。
破局之路始于对文化根脉的深度挖掘。促进会以系统思维整合资源,组织专业团队走遍乡野村落,为民族文化建立“数字档案”,让散落的文化遗产清晰可触。修缮罗兜祠、徐氏夫人墓等古迹,让斑驳的砖墙成为讲述两岸共同历史的“活教材”。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探索,就此在畲乡大地拉开帷幕。
02 让文化可触 让产业共鸣
在探索中,青水畲族乡以“多元融合”为笔,从文化、产业、服务三个维度勾勒出文旅融合的新图景。
文化交流不再局限于庄重的仪式,而是化作充满烟火气的互动——两岸民族文化节上,畲族山歌与台湾民谣同场传唱;民俗展演中,两岸青年携手跳起欢快的竹竿舞;传统手工艺大赛里,畲族刺绣与台湾文创碰撞出创意火花。当台湾同胞参与到活动策划中,那些深藏在血脉中的共同记忆被一一唤醒。
2023年举办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时本地居民制作售卖乌米饭
产业融合则让文化“落地生金”。沿着精心设计的“畲乡文化体验游”线路,游客既能在古村巷道感受岁月沉淀,又可在特色民宿品尝畲家美食,还能走进观光果园体验采摘乐趣。两岸文创企业联手推出的畲族图腾T恤、开闽文化钥匙链等纪念品,让游客把“畲乡记忆”带回家。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当地特色农产品从田间走向游客的行李箱,户均增收的喜悦写在畲乡百姓的笑脸上。
服务升级为文旅融合装上“加速器”。新修的旅游公路蜿蜒入乡,智慧旅游平台让行程规划触手可及,经过专业培训的两岸志愿者在景区提供贴心服务。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百姓通过土地入股、经营民宿等方式成为项目主角,文化旅游的红利真正惠及乡里,激发了全民参与的热情。
2025年三月三文化周当地的畲娃正在做志愿者为游客讲解当地历史文化
03 两岸同胞的心之桥
2023年《闽王与畲》实景剧目展演
项目实施以来,10场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吸引超万人次台湾同胞走进青水,他们在古祠里触摸历史,在市集上选购文创,在田间体验农耕,曾经陌生的畲乡成为“来了就想留下来”的心灵故乡。一位参与活动的台湾青年感慨:“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绽放,更感受到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
青水的实践不仅赢得了两岸同胞的点赞,更成为闽台文旅融合的典范。党建引领下,“党建+文旅”模式让基层党组织成为融合发展的“主心骨”;创新驱动中,台湾文创理念与畲乡特色碰撞出创意火花;合作共赢的机制里,两岸企业、社群的深度参与让融合之路越走越宽。
如今的青水畲族乡,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叙乡情、共话发展的温馨家园。当畲族的银铃声与台湾的民谣声在青山间交织,当文化的纽带将两岸的心紧紧相连,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在书写着“两岸一家亲”的生动篇章。青水的探索不仅为闽台文旅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畲乡经验”,更让我们看到,在中华文化的深厚根基上,乡村振兴与两岸交流正同频共振,共同迈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