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 | 居家适老化改造:老人需要的不只是“适老”,这些心声值得听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25-10-04 08:46

  日前,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适老化产品交易超过1.5万笔。智能马桶、坐浴设备、健康监测床……在省内各地的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补贴名录中,都能看到近百种产品品类。然而,不止一家改造服务公司的业务经办人告诉记者,目前在实际改造中需求量最大的,是科技含量和利润率并不高的扶手。

  小小的扶手,折射出当下部分适老化产品“适老却不适用”的困局。

  安装扶手一个工作日就能完成,也不用学习使用技巧,相比于智能化厨卫产品动辄三五天的安装工作量,老人们的接受度显著较高。“其实就是不想折腾,觉得凑合凑合也行。”一位老人如是说。

  遥控器控制、语音唤起、电子屏幕操作、蓝牙连接……老人们抵触的麻烦不仅是改装和变更带来的,还有难以避免的学习成本。由于适老化产品尚未形成完整生态,老人在使用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时,除了需跨越“数字鸿沟”,还要面对产品间的鸿沟。坚持使用原有的非适老化产品,实则是在维护长年以来的生活习惯。

  多数适老化产品未形成规模效应,研发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在普遍节俭的老年人眼中,也成了他们“凑合凑合”的关键理由。

  仍以扶手为例,作为一种标品建材,厂家只需付出原材料和生产成本,便能用于不同的广阔场景,居家老年人只占其市场的很小一部分。而为老人专门定制的适老化产品,不仅需要投入额外的研发设计费用,还需面对小批量生产带来的成本劣势,导致售价远高于普通产品。“不是不想要,而是实在舍不得。”这种供需错位,反映了当下适老化产品“功能性有余,性价比不足”的窘境。

  推广适老化床具则面临更大阻碍,据不少厂家反映,部分老人将这些床具视作病床,心里犯忌讳,睡觉也不踏实。如何既能解决老人的实际生活问题,又能照顾到他们的尊严,成了企业的一道必答题。

  “安装扶手对家里外观影响不大,要是这地板、灶台、床铺全都改了,跟住养老院里似的,子女用着也不舒坦。”

  几位老人的心声背后,是他们宁可自己“凑合”也不愿居家环境“迁就”的“不服老”。

  在适老化改造落地过程中,政府应在加大适老化产品补贴力度的同时,摒弃“伪适老需求”,不盲目扩大补贴范围,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培养和供需渠道的畅通,促进市场尽快成熟。企业则不妨在适老化产品的成本控制、核心需求把握上下功夫,注重老年群体用户的体验和反馈,将运营重点放在客户服务环节。而在供需匹配、产品推广方面,则期待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的更大作为。

  毕竟,适老化产品的万亿级“蓝海”,绝不是冰冷的商业版图,推广适老化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离不开人文关怀。这需要各方共同建立起一套精准洞察老年消费者心理的创新体系,实现服务供给和养老观念变革的共振。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