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 | 展示工作成效 坚守救助初心 ——福建省救助机构“开放日”活动综述
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23-07-14 15:02
  周希妍

  连日来,福建省各级民政部门和救助机构着力突出“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主题,多措并举向社会各界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展示工作成效,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科技赋能“智慧救助”

  近年来,人脸识别、DNA比对、“互联网+”、智慧城管等技术在救助管理工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一系列“新招”“妙招”带动了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
  自2016年开展寻亲专项行动以来,福建省救助机构累计帮助5000余名滞留受助人员找到家人。其中,借助“抖音寻人”等平台精准地域弹窗技术,已推送寻亲信息3000多条,成功帮助900多名受助人员回家。
  漳州市救助站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管平台,形成“采集、受理、立案、派遣、处置、核查、结案”闭环流程,变“被动受理”为“主动发现”,实现街面救助精准化。开展这一工作以来,共接收案件1266件,为1.41万人次流浪乞讨、临时遇困人员提供了救助服务,实现了应救尽救。
  厦门市救助站把新技术贯穿寻亲服务的全过程,广泛运用人脸识别、DNA比对、救助微信群和今日头条寻亲、“抖音寻人”等手段,累计已为165名滞留多年且查无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员寻亲成功,其中落户安置前寻亲38人,安置后持续寻亲127人。
 
  新媒体拓展宣传方式
 
  福建省各地救助机构以线上有奖答题、“云参观”、微视频、网络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同时也起到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工作的作用。
  福建省民政厅在厅网站开展了救助机构“开放日”活动口号征集和网上调查活动。南平市邵武救助站启用“云参观”小程序,模拟实景呈现日常救助工作细节,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展现站内救助举措成果。
  此外,各地还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腾讯、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联动报道“开放日”活动。据统计,各地“线上”开放机构14个,“开放日”活动被传统媒体报道70多次,网络媒体发布80多条。
 
  线下开放展现救助初心

  福建省各地广泛邀请相关部门领导、社会监督员、媒体记者、社会组织代表、爱心人士等到救助机构实地参观,介绍救助管理工作内容和服务流程;召开座谈会,征求社会各界对救助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
  莆田市救助站联动派出所民警,为来站参观群众现场演示人脸识别、DNA比对、数据库甄别等科技寻亲手段。南平市、宁德市救助站联合消防救援部门,与来站参观人员一起开展消防培训并演练。
  据悉,福建省共开放救助机构79个,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09名,媒体记者46名,爱心人士952名进站参观。
  启动“送清凉”专项行动
  福建省各地还同时启动了“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并宣传相关救助管理政策。
  三明市救助站在市区中心广场,通过现场讲解、互动问答、拍照打卡以及资料发放等方式,普及救助政策,并引导市民扫码查看寻亲公告。现场共发放各类宣传单600余份,参与扫码、助力寻亲的市民有100余人。该市还对热心参与救助管理工作的环卫志愿者进行了表彰,据悉,去年以来,环卫志愿者共提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线索133条。
  莆田市荔城区救助站邀请巡特警向市民展示了无人机日常协助巡查以及救助站工作人员精准抵达现场开展救助工作的情景,让市民感受科技给救助管理工作带来的便利。
  福州市、龙岩市、连江县救助站对返乡安置对象进行了回访,全面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给予政策帮扶和慰问。
  据悉,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中,福建各地将加强与公安、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的协作联动,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劝导、救助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及时组织开展集中救助行动,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增加巡查频次。“开放日”活动期间,各地“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共发动社会组织148家、志愿者1251人,发放防暑降温物品、食品饮料等4500多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