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Pick厦门养老!短托服务灵活又贴心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5-09-12 17:45
  短托服务,满足老人临时照护需求(摘发)
 
  临时需要出门几天
  但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
  怎么办?
  我国九成以上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失能老人,照护老人的家庭面临不少难题。针对这一痛点,多地养老机构推出“短期托管”服务(以下简称“短托养老”)。不同于传统养老院的长期照护服务模式,短托养老入住时间短、灵活度高,可以解决子女外出、术后短期照护等临时需求。
  老人入住的真实体验如何?
  服务能否满足老人的需求?
  ↓↓↓
  厦门市2016年起开始试点建设以日托、短托为主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在思明区嘉莲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里,85岁的陈阿婆午休后,在护理员吕凤英的搀扶下,撑着助行器在走廊转了一圈。前段时间,陈阿婆在家洗澡时不慎跌倒,导致膝关节肿痛,便入住了附近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接受康复服务。
  “我们开设了医疗门诊部,可以提供专业医疗照护。”
  嘉莲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主任林梅介绍,照料中心有25张床位,为老人提供中短期托管和日间照料服务。选择日间照料服务的老人有一张床位,可享受健康监测、休闲娱乐与用餐服务。完全自理老人的费用为69元一天,半自理老人为129元一天。照料中心配备了14名专业护士和护理员,还有门诊部医生每日线上问诊和隔日线下巡诊。
  这是陈阿婆今年第二次入住照料中心。3月,陈阿婆做了左侧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只能躺在床上,3个女儿24小时轮流照护,孩子累不说,还不一定恢复得好。”因此,陈阿婆选择入住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接受了50天康复治疗与照护。“老人术后不仅需要擦洗等服务,还要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林梅介绍,术后卧床时,需要按摩预防形成血栓,等到能够下地了,还要进行行走锻炼。陈阿婆刚入住时要卧床休养,经评估需全方位护理服务,入住了双人间。
  吕凤英介绍,除了注重日常护理细节,照料中心护士每个月还会对护理员开展培训。“一旦发现老人身体有不适,我们会立即报告护士,由医护人员诊疗。我们也会把老人的身心状况同步发在每个老人的家属联络群,和家属及时沟通。”吕凤英说。
  “区内老年人口超17万人,为满足老人们的社区养老需求,我们持续推进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
  思明区民政社会事务中心主任寇伟平介绍,厦门市2020年实现每个街道(乡镇)至少有一处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目前,厦门市建有43家养老机构、59家照料中心。
  这些实实在在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成果,是对思明区17万老年人口需求的有效行动。
  未来,厦门市还将继续聚焦老年人在健康护理、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多元需求,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品质,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有温度、有尊严的养老服务,切实增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