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规范、惠民,三明殡葬服务新生态太贴心
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25-06-16 08:43
近年来,三明市致力多维度优化殡葬服务,紧扣规范化、集约化、制度化的惠民理念,全面革新殡葬服务供给模式,着力营造文明、规范、惠民的殡葬服务新生态,构建起“制度+服务+数字”的全方位保障体系,实现殡葬流程“一站式”服务,切实打通殡葬服务“最后一公里”。
01 规范化惠民——构建保障体系
制度创新立规范,构建双轨保障政策框架。三明市出台殡葬改革实施意见,清晰界定民政、自然资源、卫健、公安、财政等部门职责,形成部门间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建立基本殡葬服务清单与选择性服务清单双轨并行机制,配套构建财政专项预算与社会资金反哺的双重保障体系;每年将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且把殡葬服务机构预算外收入的大部分返还用于殡葬设施建设,实现惠民政策与市场调节的平衡。
服务升级树标杆,打造生命礼仪全链标准。三明市结合工作实际推出“生命告别四部曲”服务:鞠躬送灵礼,在移动遗体和火化环节,举行庄重的列队鞠躬敬礼送行仪式,表达对逝者的尊重;电子挽联智能系统,为告别厅添置音控设备、电子投影、电子挽联等智能化设备,营造良好氛围;家庭式守灵空间,在守灵厅配备沙发、桌椅、电视、空调等设施,让亲友在守灵厅统一吊唁,将治丧时间缩短至3天以内;生态安葬仪式,根据群众需求精心设计包含“起灵、下葬、扶恩、鞠躬”等流程的生态落葬礼仪流程,积极开发树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式,倡导绿色殡葬理念。
数字监管促透明,搭建阳光殡葬智慧平台。该市依托“e三明”平台实现数据互联,打破卫健、公安、人社等部门的数据壁垒,实现死亡信息实时互通、公墓管理和骨灰寄存在线缴费功能,累计办理线上业务超1500单,让线上办理殡葬缴费业务成为常态;通过“闽政通”应用程序实时更新全市11家殡仪服务机构的服务和用品价格,实现服务内容、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一码可溯”,确保收费阳光透明。
02 集约化惠民——打造治理模式
厘清源头斩乱象,建立1小时快速响应机制。三明市卫健、民政、公安等部门联合构建遗体接运快速响应机制,关闭全市21个医院太平间,实行医院死亡证明开具与殡仪馆接运服务双同步制度,确保逝者死亡后遗体在1小时内接运到殡仪馆守灵,遗体接运准时率达99.8%。
空间疏堵立规范,打造15分钟便民治丧圈。秉持就近原则,该市通过政府划拨用地、限价销售、保障性供应等方式,先后投资1.2亿元在市殡仪馆旁建设城市公益性公墓,打造城市殡葬服务综合体,实现守灵、入殓、安葬、祭扫“一站式”服务。丧事办理由逝者家属直接与殡仪馆工作人员对接,无需中间环节,从根本上减轻群众的治丧负担,形成15分钟便民治丧圈。
流程精简提效率,开辟民政代办贴心服务。三明市针对遗体异地运送需往返两地多部门,且费时费力的难题,出台遗体跨县域运送实施方案,在全市辖区内将多层级、跨县域的遗体运送审批事项整合为民政系统“内部流转+全链代办”模式,不分节假日12小时内完成接运审批和手续代办,用数据跑腿替代群众跑腿,逝者家属只需一通电话、一次对接,就能安心把事办妥帖。
03 制度化惠民——倡树文明新风
兜底保障应免尽免。三明市建立“四免两补”惠民体系,实现全市户籍人口四项基本殡葬服务(遗体接运、火化、3天内存放、1年内寄存)全免政策,年均惠及1.7万人次,为群众节省开支约2700万元;同时,补充建立困难群体骨灰盒费用专项减免制度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进一步强化惠民政策的兜底保障功能。
行业规范引优汰劣。该市推行“服务包+经营权”模式,将部分选择性服务经营权打包招标,引入专业殡仪公司从事殡葬礼仪服务,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丧葬需求;建立从业人员“五不准”行为规范,明确殡葬从业人员的禁止性行为清单;强化跨部门协同治理,与发改部门共同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监管,建立红黑榜通报制度,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移风易俗文明节俭。三明市积极倡导“三零三简”理念,引导市民出殡时做到零游街送葬、零噪声扰民、零焚烧污染;倡议市民办丧时简化流程、简化仪式、简化消费。目前,城市市区居民出殡已实现零游街送葬,杜绝了沿街吹拉弹唱、播放哀乐、焚烧纸钱、沿途抛撒冥币、燃放鞭炮等行为,推动形成文明殡葬的新风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