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改革赋能惠民生,服务提升暖民心
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25-01-17 14:32

  改革赋能惠民生 服务提升暖民心

  三明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邓秀广

  2024年以来,三明市民政局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好用活改革思维和办法,通过智慧提速、机制提效、创新提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便民惠民水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服务民生事业产业发展,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探索以民生服务改革增进人民福祉的新路径。

  01 智慧赋能提速 着力完善便民服务

  三明市民政局坚持数字民政的发展路线,推动服务流程再造、体验优化、速度提升,让群众少跑路、得实惠,打造新时代智能化、一体式服务场景。

  “智救”帮扶更精准。三明市建立健全城市困难家庭精准帮扶机制,打造城市精准帮扶信息平台,在全省率先建设线上智能救助系统,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向“闽政通”“e三明”“三明帮帮忙”等移动端和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实现救助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及帮扶数据精准化、信息公开化、资源集中化。

  “智养”护老更暖心。抓住入选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地区的契机,三明市投入资金150万元建成了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梳理整合了全市140余家养老机构基础信息数据,推动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会贯通。创新研发长者食堂线上订餐系统,与“e三明”搭建集成养老机构查询、养老政策查询应用的公共服务技术对接平台,以示范性长者食堂高质量运营优化养老数字赋能“服务圈”。

  “数政”升级更利民。三明市依托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不断深化“公民婚育一件事”改革,把婚孕前检查、婚姻登记、生育登记、夫妻投靠户口迁移4项群众高频办理事项纳入“公民婚育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通过畅通跨区域及跨层级办件流转渠道,全方位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联办体系。截至目前,已受理“婚育登记一件事”集成套餐150件,实现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转变。

  02 机制赋能提效 精准解决堵点难题

  三明市民政局从机制改革入手,聚焦解决医养康养、机构运营、项目建设、行业正风等问题,推动在沪明合作、专项整治、开门监督上实现资源共享、合力共为。

  交流协作引资源。三明市以深化沪明合作为契机,投入上海对口帮扶资金600万元,支持建设沪明康养民宿数智服务平台,实现民宿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全面对接。依托市康复疗养院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项目,会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组织开展阿尔茨海默病人群筛查工作,从市康复疗养院择优选派医护工作者参加神经心理评估与认知障碍干预培训,将通过评估者认定为评估员。

  开门监督聚合力。三明市紧盯隐患整治不彻底、机构照料不规范、经办业务不精通等问题,推动实施市县乡三级联动,助力养老机构实现“点对点”纾困解难。积极争取各级各相关部门的支持,主动邀请80余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为民办实事项目资金拨付、建设进展、安全生产和服务规范等进行全过程监督,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21条。

  专项整治解难题。三明市结合殡葬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紧扣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未认真执行收费公示制度等6项殡仪馆乱收费重点问题,坚持“抓本级带系统”,全面梳理政府定价收费、延伸服务收费、自愿选择收费项目清单,调整不合理收费项目4项,推动全市6个县(市)实现惠民殡葬政策覆盖全体户籍人口,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911万元。

  03 创新赋能提质 事业产业协同发展

  三明市民政局用改革的思维做实民生事业,推动“事业+产业”协同发展,一体推进银发经济、甜蜜经济、康养经济发展。

  创新乐龄学堂。三明市围绕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积极整合示范性长者食堂和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等资源,在全市开办乐龄学堂153个,突出“学堂+食堂+会堂”,实现“共学、共餐、共伴、共议”,举办各类活动1100场,受益老年人超2.6万人。

  深化婚俗改革。三明市聚焦破除婚俗旧习,重塑再造服务流程,以该市被列为全省首批婚俗改革实验区为抓手,建立“婚姻辅导、婚检婚育、婚恋交友、婚俗改革”四位一体全过程周期服务机制,在沙县区东门古街构建集婚嫁商品、婚纱摄影、婚俗文化、旅游食宿、文明实践于一体的婚嫁服务产业链综合体,带动以“购、住、游、礼、宴、影”为核心的婚庆行业产业链发展,营造人人都为婚俗改革代言的社会氛围。

  做实辅具试点。三明市抓住入选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第二批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城市的契机,抓实招商引资,促进产能升级、业态融合,建成康复辅具产业园区,引入龙头企业,链接企业资源,推进产品科技升级。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在乡镇(街道)卫生院等公共场所建立共享辅具服务站,目前已为残疾居民提供辅具适配、租赁、维保等服务超2.5万人次。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