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泉州市泉港区聚焦老年群体最迫切的养老需求,以打破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边界为突破口,将智慧康养、服务上门、学养融合等服务链条“串点成线”,通过深化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实践路径,用一项项“接地气”的务实举措,把优质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乐享更有质量、更有温度的幸福晚年。
老有所安 数字赋能护安康
“只要把手指轻轻一放,血压、心率这些数据就都出来了,还能直接发给我的家庭医生,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山腰街道锦福社区的智慧康养小屋里,82岁的独居老人施春凤刚完成自助健康检测,就拿着体检报告笑着说道。小屋里人头攒动,几位老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操作紧急呼叫系统,一派便捷有序的养老服务场景在此铺展。
施大爷的便捷体验,源于社区智慧康养小屋的精准服务。作为泉港智慧康养小屋的首批试点社区,锦福社区聚焦老年人健康监测、应急保障、生活服务等核心需求,由第三方养老机构负责运营管理,不仅配有血压宝、血氧仪、体脂秤、AI报警器等多种智能检测设备,还可以通过安装在老人家中的居家监护设备智能识别老人突发状况,一键触发12580热线,提供24小时应急联络救助,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全方位、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锦福社区智慧康养小屋的建设,正是泉港区积极打造“山海泉港·康寿福地”特色养老服务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泉港区不断整合政府、企业及社会资源,以数字化赋能养老服务,创新推出“福寿智慧康养小屋”“福寿老人关爱计划”“福寿志愿服务队”三大举措:建成3处智慧康养小屋,配备AI报警器、可视摄像头等智能设备,惠及1500余名老年人;强化居家安全守护,为80名百岁老人及高龄老人免费安装千兆宽带及智能双向可视监控设备,并向300名高龄老人赠送价值3.6万元的康养守护包;组建10支专业志愿队伍,累计提供800余人次应急援助与服务,逐步构建“硬件+平台+连接”三位一体的智慧养老体系,从线上到线下,全方位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
老有所敬 浓情关爱暖夕阳
“大爷,您这张照片拍得多精神!我们把相框给您装好了,拿回家就能摆上。”近日,在前黄镇凤南村“党建+”邻里中心同心敬老寿乡行活动现场,志愿者小林一边将装裱好的照片递给93岁的连宗根老人,一边细心调整相框角度。而在另一侧义诊台前,医生正为老人测量血压、讲解养生知识,义剪区里理发师娴熟地为老人修剪发型,阵阵欢声笑语在乡村上空回荡。
“很多老人一辈子没拍过正式照片,我们不仅要帮他们拍好,还要现场打印装框,让他们能立刻拿到这份纪念品。”前黄镇党建办公室工作人员黄娟向记者介绍,考虑到乡村老人行动不便,志愿者团队携带便携式设备上门服务,为卧病在床的老人提供“一对一”入户拍摄。
除了常态化志愿活动,泉港区还以敬老月、重阳节等节点为契机,组织各部门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联合区委老干部局、泉港总医院等单位合作共建,连续多年开展“长寿之乡 寿星福地”百岁老人重阳节慰问活动、“百龄健康行 共护夕阳红”等尊老敬老系列主题活动,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升辖区百岁老人及广大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特别是连续8年举办的“网络孝文化节”,已成为辖区敬老助老服务的一张“新名片”。
此外,针对特殊困难老年群体,泉港区还在系列活动基础上,建立健全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将300多名90岁以上老人纳入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跟踪管理,并投入30多万元实施“银龄安康工程”,为辖区60周岁以上特殊困难及80周岁以上老年人投保意外伤害救助责任保险,共为1万多名老年人提供人身安全保障。
学养融合 赋能增智绽芳华
“唢呐声调再提半分,笙箫跟上节奏,注意换气要匀……”10月26日下午,泉港区老年大学二楼的教室里,北管老师庄炳文正手把手指导学员们排练传统曲目《南泥湾》。58岁的阿姨王义心手持拍板,在老师指导下有节奏地敲击。“以前我天天在家守着电视,总觉得日子没滋味,自从今年老年大学开班后,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北管班,现在不仅练会了好几支曲子,还和老姐妹们组了乐队,上个月还去镇里汇演了呢!”王义心放下拍板,笑着向我们展示她参演的活动照片。
为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泉港区不断优化老年大学课程设置,共开设了太极、音乐、北管、舞蹈等15个专业,聘请专业教师授课,实行“菜单式”选课模式,让老年人按需“充电”。“我们根据老年人需求不断调整课程,比如针对养生需求增加了太极拳,针对社交需求开设了合唱团、交谊舞等集体课程。”区老年大学工作人员施玉兰介绍,目前学校已开设16个班级、招收513名学员。
在扩大城区老年教育覆盖面的同时,泉港区也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以“乐龄学堂”为载体,不断创新老年人“学养结合”模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免费提供教育资源,着力构建“区级核心校+街道分校+社区(机构)学堂”的三级办学网络,让老年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各类老年专题授课380场次,累计参与人数6000多人次;开设各类课程120余门,服务老年人超1.2万人次。
从全民参与的助老氛围,到科技赋能的精准服务,再到老有所学的温馨场景,泉港区养老助老工作的每一步实践,都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些实打实的服务举措,让助老爱老的暖流在城乡间持续涌动,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新时代的阳光下安享有温度、有品质、有尊严的幸福晚年,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写下生动的“区域注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