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赶上民政局送政策上门,真不知道这日子该咋撑下去,现在救助款下来了,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太感谢他们了!”说起前段时间的困境,29岁的郑先生至今仍有些感慨。
作为三口之家的顶梁柱,郑先生遭遇裁员,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雪上加霜的是,他的父亲患有精神性疾病,不仅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来源,还需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母亲更在去年5月突发脑溢血,手术花费近8万元,仅自费部分就达2万多元,术后仍需持续用药调理。接二连三的家庭变故,让本就拮据的生活陷入“两难”。这份困境的转机,源于荔城区民政局“送政策下乡”的暖心行动。正是这次“主动上门”,让正在为生活发愁的郑先生知晓了针对困难家庭的救助渠道并顺利申请救助金。
民生保障是社会发展的根基,荔城区民政局创新构建“好政策找人、铁脚板找人、大数据找人、多联动找人”的四维救助模式,组织工作人员与社工、志愿者一道进村入户,把政策解读送到群众家门口。郑先生家庭的救助过程便是这一机制的生动实践。
“好政策”找人

荔城区民政局积极开展“救在莆田 幸福荔城”政策送下乡活动,通过一系列常态化、创新性举措,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构建“好政策找人”机制。工作人员梳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创业、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政策,编制成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深入田间地头、乡村集市进行宣传,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到最新政策信息,享受政策红利。
“铁脚板”找人

为确保政策宣传和落实无死角,荔城区民政局践行 “铁脚板找人”理念。组织基层民政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工作队伍,以村居为单位,逐户走访排查。尤其是对困难家庭、就业困难人员、老年人等重点群体进行精准摸底,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面对面宣传政策,手把手指导申请,切实将政策服务送到每一户有需要的家庭。
“大数据”找人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荔城区民政局充分利用大数据资源,实现“大数据找人”。通过整合民政、卫健、公安等部门的数据信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精准筛选出符合政策条件的潜在对象。例如,通过比对卫健定期推送的大病信息,直接与“因病致困”“突发急难”的对象互动,提高政策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
“多联动”找人

荔城区民政局还积极推动“多联动找人”。加强与各镇街、村居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协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办理机制,共同开展政策宣传和服务活动。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政策落实,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民政工作的良好氛围。
2025年以来,荔城区民政局通过“好政策找人、铁脚板找人、大数据找人、多联动找人”的四维救助模式,开展各类救助宣传主题活动14场 ,在全区130个村居实现全覆盖张贴政策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6000多份,全年新增低保特困对象417人,低保边缘家庭247人,开展临时救助2465人次,多渠道协同发现率较传统模式提升明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