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文明简约的新中式公益集体婚礼在南平市浦城美术馆举行。
“这次的集体婚礼非常有意义,我们都很开心。作为新时代年轻人,应该自觉践行婚育新风,倡导‘零彩礼’、低彩礼,办喜事没负担。”作为集体婚礼“主角”之一的新娘颜梦影开心地告诉记者,听说县里要举办集体婚礼,她和丈夫商量后立即联系报名参加。
据悉,南平市近年来不断探索创新,采取务实“暖举措”,推动文明婚育新风润泽“幸福家”,进一步唱响新型婚育文化“好声音”,多措并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深挖文化“富矿”培育婚育新风
“合卺酒、玉露香,庆婚配、贺成双,礼请合卺美酒。”近日,在南平市延平区一对新人的婚礼现场,伴随着《金玉良缘》乐曲,主持人向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们讲解合卺礼的内容。“合卺礼即交杯酒,是朱子婚礼中的重要一环。”新郎严杰说,在人生大事中融入传统文化,感受朱子文化的魅力和底蕴,很有特色,令人难忘。
严杰所提及的“朱子婚礼”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礼学著作《家礼》中,“朱子婚礼”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庄重的仪式感,更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南平市主动挖掘和运用其中轻“彩礼”重“家礼”的思想精髓,将婚礼仪式进行精简和改良,融入新型婚育文化宣传,将新型婚姻观念向全社会推广。现在,“零彩礼”“集体风”“极简风”式婚礼正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
“简朴办婚礼,文明传家风!参加集体婚礼让我们体验到满满的仪式感和幸福感。”2024年10月,南平市顺昌县民政局等共同举办了“山盟海誓·爱在顺昌”户外集体婚礼。在活动现场的签名墙处,该县建西镇的一对新婚夫妻陈浩璨和康紫慧在墙上的“婚育新风倡议书”上签名时高兴地表示。
当天,8对新人在建西镇贮木场共同参加了一场简约、朴素的集体绿色婚礼,沉浸式体验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传统婚礼,对婚事简办、杜绝高价彩礼,让婚礼回归爱的本质等新型婚育文化观念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同感。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乡野。近年来,南平市通过深耕闽北浓厚的文化底蕴,挖掘“道南理窟”等文化富矿,建设家风家训走廊和新时代孝廉家风传习所,用“闽北好文化”带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推行婚俗改革护航幸福生活
“希望能多多举办这种交友活动,让我们这些平常忙于工作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新伙伴。”在南平市武夷山市举办的青年交友联谊活动现场,青年职工小张表示。
据悉,作为民政部确定的第二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全国妇联移风易俗工作试点市及福建省计生协新型婚育文化工作试点,近年来,武夷山市积极凝聚各部门合力,明确工作目标,从婚前宣传到婚后辅导,从“零彩礼”到“简婚礼”等,多维度培育新型婚育文化。
武夷山市还积极发挥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和国家公园的优势,探索将婚姻登记与蜜月旅行相结合,出台诸多优惠政策,如设计婚俗改革旅游精品路线,围绕大王玉女的爱情故事,串联佳偶天成、风雨同舟、千里姻缘一线牵等景点;此外,当地还打造了“婚礼式颁证基地”打卡点,在玉女峰、武夷春秋馆等地举办新人集体婚礼,并邀请全国“最美家庭”成员代表为新婚夫妇颁证。
与此同时,南平市紧抓成为全国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试点项目地区的契机,积极开展生育友好宣传教育,加快推进移风易俗和群众婚育观念转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持续提升新型婚育文化创建水平。如开展新型婚育文化宣传作品征集活动,评选出优秀的短视频、摄影、书画、剪纸等文艺作品并向社会推介;七夕期间,集中开展一次集体颁证仪式,举办一场婚育辅导讲座等。
2024年以来,南平市各级计生协联合妇联、民政等部门和组织,围绕婚育新风主题共开展各类宣传服务活动430余场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有效推动了新型婚育文化的普及与深化。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婚姻观,积极传播新时代婚育观念,2024年底,南平市9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新型婚育文化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从完善修订村规民约、组建青年交友平台、持续推进家庭健康促进、开展优生优育指导服务、宣传新型婚育文化典型、加强社会宣传倡导等方面聚焦发力,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婚姻观,积极传播新时代婚育观念。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