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杭县民政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探索“145”联动机制,全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共同富裕“民政路径”,用实干实绩取信于民。
一、构建“一个体系”
即构建弱势群体关心救助帮扶体系
围绕“共富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目标,坚持从精准摸排、信息反馈、多元帮扶等方面综合发力,持续构建综合救助帮扶体系,织密共富保障“安全网”。
一是建立“村摸排报送、镇汇总复核、县抽查核实”精准摸排机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社区走访,对辖区内的弱势群体开展全覆盖、拉网式起底排查,全面摸清基本情况、对象类别、紧急联系人、存在风险隐患点等综合信息,并实施清单化管理、台账化落实。截至2月26日,全县摸排弱势群体1068人,其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449人,孤寡、独居、留守老人460人,独居、留守儿童10人,独居、留守残疾人149人,累计探访弱势群体7960人次,探访率100%。
二是建立“村级每日一问候、乡镇一周一探访、县级不定期督导”信息反馈机制。按照“日常探访有记录、发现情况速反馈、诊断问题快解决”的要求,扎实做好问候探访、问题发现解决等工作,确保落实落细。对7类特殊困难老人,推行“平安通”探访服务试点项目,全天候监测生命安全状况。截至目前,全县各级干部共问候、探访2.8万人次,帮助解决问题312个;“平安通”探访服务试点项目累计服务2.9万次。
三是建立“突发情况应急救助、重病重残长期救助、综合问题协同救助”多元帮扶机制。针对摔伤等意外情况,采取立即送医、通知家属等方式,最大程度把意外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对突发意外情况引发的重病重残,“对号入座”采取特困供养、最低生活保障、低保边缘家庭等相应救助。对探访发现的其他问题,精准推送归口部门,协同采取对应救助。2025年春节期间走访慰问1058人。启动突发事件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应急预案,提前足额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全力保障春节期间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救助1145.76万元,惠及困难群体26693人。此外,落实急难型临时救助,采取“一事一议”方法研究解决特殊急难个案5例2.5万元。
二、凝聚“四方力量”
即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部门协同、强化政策衔接和整合专业优势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部门协同、强化政策衔接和整合专业优势,凝聚以上四方力量,强化服务类社会救助人才队伍和阵地建设,织密工作网络,为开展服务类救助提供保障。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社会救助业务深度融合,引导党员干部带头做好弱势群体探访关爱、资源链接、需求转介等工作,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引入志愿服务组织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供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多样化救助服务,着力解决困难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充分发挥县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相衔接工作机制,破解救助力量单薄的现实瓶颈,最大限度满足困难群众需要,构建辐射广、多元化、综合性的救助工作新格局。
2024年,全县司法救助630件1012人,发放救助金1382万余元。加强服务类救助与青少年帮扶关爱服务、扶残助残、医疗康复、送教上门等其他部门救助政策衔接,形成救助合力。截至目前,已入户走访1808人次,开展节庆活动34场,宣传活动210场,开展心理疏导1043人次,个案服务108人次,慰问儿童335人次。充分发挥县慈善组织桥梁纽带、统筹协调、资源整合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展助医助学助困助居公益活动和外来务工创业人员慈善救助活动。2024年度,各类慈善组织共向社会各界募集善款1965.93万元,发放慈善救助金1948.31万元。
三、实现“五个更加”
即实现服务群体覆盖更加全面、社会参与更加广泛、供需对接更加精准、服务内容更加多样、服务监管更加规范
盘活政府资金和社会公益资源,搭建起政府和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合作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各尽其能,主动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中。出台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等文件,累计为3500余名困难群众提供居家照护服务170.4万小时。充分发挥县内10个日间照料中心功能,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日间照料、爱心就餐、娱乐场所、短期托养等便捷的生活服务。
此外,充分发挥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作用,以乡镇社工站项目为依托,通过社工+民政协理员+志愿者的模式,构建“政策+物资+服务”的精准帮扶机制。截至目前,举办相关活动358场次,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2场,共联动92个社区、102个社区社会组织、1037个志愿者、105家慈善资源开展服务,开展志愿服务1817人次,链接物资60.53万元,直接受益2.4万余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