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行乐善,精准聚焦“一老一小”传递温情
来源:福建省民政厅、福州市鼓楼区慈善总会、慈善公益报·福建慈善公益之窗 时间:2025-09-04 11:06

  慈善是社会文明的温度计,更是守护民生的暖心伞。在第十个“中华慈善日”即将来临之际,福建各地慈善组织精准聚焦“一老一小”群体,以定制化公益项目破解需求痛点——为孤独症儿童搭建成长平台,为困境儿童注入母爱关怀,为革命老区长者送去贴心服务,用实际行动擦亮“福行乐善”特色工作品牌,让温暖在八闽大地生生不息。

  呵护 “一小”:用爱点亮成长之路

 

  伴“星”同行

  “老师,你看我画的公主!”在福州市鼓楼区慈善总会“放星家园五日游”结营现场,一名孤独症儿童举着画纸主动分享,这一幕与开营时的拘谨形成鲜明对比。8月25日至29日,该总会“心灵守望”项目为多组孤独症儿童家庭带来五天温馨陪伴,用丰富活动见证“星星的孩子”的蜕变。

  绘画课上,孩子从自顾自玩画笔到主动展示作品;手工时间里,在特教老师与志愿者协助下,即便反复尝试穿珠子、粘卡纸也不放弃,捧着成品时眼里满是光芒;律动环节,轻快音乐让安静的孩子跟着晃身,甚至悄悄拉手互动;阅读角中,志愿者读绘本时,孩子会好奇提问“小兔子去哪了”,词汇量在互动中增加;美食环节,孩子学拌面糊、撒配料,吃着自己做的点心念叨“好吃”。家长们也用行动传递温暖:有人送花果茶为孩子润喉,有人带小熊蛋糕致谢,孩子们分享蛋糕时,家长们相视一笑,甜味漫进心间。五天里,孩子从不愿交流到主动要抱抱、说“谢谢”,从独占玩具到分享积木,从说话断续到完整表达,细微变化里藏着满满的成长。

  同样聚焦儿童的,还有尤溪县“慈母关怀”公益项目。8月24日启动仪式上,县慈善总会会长纪优梓强调:“母亲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精神滋养。”该项目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组织 “爱心妈妈” 长期入户陪伴,弥补情感空缺。仪式现场,项目负责人林秋菊详解服务安排,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细珠为志愿者做心理陪伴培训。仪式结束后,“爱心妈妈”立即分组入户,用温柔陪伴叩响孩子心门,以母爱照亮他们的前行路。

  关怀“一老”:用暖守护桑榆之境

  在南平市建阳区这片红色热土上,“饮水思源”敬老助老项目正为革命“五老”人员、其遗属及百岁老人送去关怀。近年来,建阳区慈善总会联合潭阳社工服务中心,以“摸底建档—分类施策—长效跟进”模式,推动助老服务精准化、可持续。

  志愿者深入16个乡镇(街道)逐户走访,记录老人健康、生活状况与困难,建立动态档案,梳理出医疗、物资、精神文化等需求。健康服务方面,邀请建阳第一医院专家开展养生宣教,整合资源提供体检、上门义诊、重病救助与住院慰问,让老人在家享优质医疗;物质帮扶上,紧扣传统节日,累计慰问200余人次,发放棉服、米、奶等价值3万余元物资;精神层面,组织6场敬老活动丰富生活。

  项目实施以来,为30位重点对象建专属健康档案,完成60人次血压监测,提供30人次慢性病指导,开展5次住院慰问。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老人的幸福感,更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愈发浓厚。区慈善总会会长全祖梁表示,未来将持续拓展项目成果,汇聚更多爱心,让传统美德在建阳红色土地上绽放新光彩。

  从守护儿童成长到关爱长者晚年,福建慈善组织以精准服务为“一老一小”撑起保护伞。这些项目不仅解决实际困难,更传递社会温情,为民生幸福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