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福清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及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抓好“引、育、用”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创优机制、搭建平台、拓宽路径等举措,构建银发人才服务体系,有效拓宽“银龄行动”参与渠道,推动银发人才、老年志愿者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创优机制引才,激发“银龄行动”活力
加强统筹协调。福清市建立健全银发人才工作制度,重点发动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组织,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吸纳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资源加入银发人才库;制定银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协调财政、人社等部门健全优化银发人才政策和激励措施,研究解决他们在发挥作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推动形成方式灵活、规范有序的银发人才作用发挥激励机制。
做优服务保障。福清市健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党组织工作经费和班子成员补贴;落实落细老党员工作室创建活动补助资金,实施“以奖代补”办法,对表现突出的基层党建点下拨补助资金。制定活动安全预案,为银发人才、老年志愿者等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及爱心药箱等物资。
注重宣传示范。福清市积极宣传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事迹,挖掘银发人才、老年志愿者的先进典型,开设市银发人才风采展厅、打造荣誉墙,通过市党建新媒体平台推出“银龄先锋”系列专栏,并择优制作短视频推广。2024年以来,全市共有13个银龄集体和个人获省级以上表彰。
搭建平台育才,丰富“银龄行动”内涵
提供人才支撑。福清市培育扩大“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通过走访调研、访谈动员等方式,精选党建党务、科教文卫、基层治理、体育艺术、法律法规、农业农村等6个领域银发人才172名,其中省级专家42名,带动全市近6000名老年人参与社会服务。联动市老科协、农技协,因地制宜打造农业农村类银发人才志愿服务队伍。目前,福清市已有5名银发人才获评省离退休干部“乡村振兴指导员”。
建强服务载体。福清市打造基层联系点、工作站、实践基地等银发人才服务对接点,择优遴选在职人员担任联络员,挂钩联系服务,推动党委政府所需、群众所盼和银发人才所能精准对接。
推进能力建设。福清市依托521所基层老年学校,常态化组织银发人才、老年志愿者参加专题学习培训,进行经验交流,帮助他们更新知识、提升技能。
拓宽路径用才,彰显“银龄行动”担当
助力经济建设。2024年以来,福清市以园区服务为重点,推动银发人才、老年志愿者下沉服务147家重点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助力乡村振兴。福清市在东张镇、渔溪镇建立银发人才实践基地,鼓励农业农村类银发人才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以来,银发人才带领老年志愿者积极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助力“福清龙眼科技小院”挂牌运作。
助力闽台融合。福清市引导银发人才组建4支“党的创新理论”离退休干部宣传小分队,宣讲惠台政策,助力两岸融合发展。鼓励离退休干部与常住福清的台胞互动沟通,帮助台胞办实事、解难事。
通过“引、育、用”关键环节和系列举措,福清市推动积极老龄观深入人心,“老有所为”力量得到进一步整合,银发人才、老年志愿者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基层治理取得了新成效。目前,全市已有52名老年人担任小区党支部书记、183名老年人任街巷长和楼栋长,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调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