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于民,长乐为困境留守儿童搭建从“生存”到“成长”的阶梯
来源:中国社会报 时间:2025-07-03 08:06

    

  守护未成年人,是底线责任,更是未来工程。福州市长乐区民政局聚焦未成年人生存、发展、安全等核心需求,在精准摸排、多元帮扶、持续关怀中践行“护幼成长”,让未成年人的未来更有保障。

  问需于民,让诉求落地有声

  长乐区民政局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基本情况,精准捕捉每一个孩子的需求,用爱与关怀勾勒出孩子们的成长轮廓。

  在摸排工作方面,依托全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和社工等多方力量,开展入户核查全覆盖行动。今年4月以来,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排查并登记社会散居孤儿1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60名、留守儿童213名及流动儿童12464名,并建立起困境儿童“一人一档”数据库,切实做到情况明、底数清。

  在保障标准提升方面,2024年将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从1700元提升至1792元。自2024年以来,已累计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补贴799.71万元,为孩子们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通过实施“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掌握了全区孤儿的健康状况,并提供跟踪服务,呵护孤儿的身心健康。

  为及时响应困境儿童诉求,特别开通了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22100000,打造“全时段响应、全流程闭环、全方位关怀”的服务体系。自2024年热线开通以来,已累计接听服务241人次,实现求助受理率100%,真正让困境儿童的诉求“有处说、有人管、有落实”。

  问计于民,让希望照进现实

  为推动长乐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区民政局着力引导各个领域的儿童工作者不遗余力献计献策,在多元救助中凝聚向善力量。

  在汇聚专业力量方面,实施“儿童主任+专职社工+志愿服务”关爱帮扶机制,为不同等级的困境儿童制定个性化的救助方案,提供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自2024年以来,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开展亲情关爱陪护、监护教育、假期关爱等活动,累计受益儿童达1.2万余人次。

  在科技赋能方面,长乐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以购买服务的形式,配备了4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并引入心理咨询师助理智能机器人——“心理小灵”,轮岗服务于各心理咨询服务站点,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心理关爱保护服务。截至目前,已为1.1万余人次提供了心理服务,其中“心理小灵”完成心理筛查服务252人次。

  在法治宣传教育方面,长乐区加强部门协同,通过开展政策法规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的“三进”活动,形成普法合力,筑牢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法治屏障。其中,“阳光长乐福蕾行动”公益讲座进校园和“同心为爱·法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进校园宣讲活动共覆盖了32所中小学校,累计参与人数超2000人次。

  问效于民,让温暖永不落幕

  长乐区民政局以“问效于民”为落脚点,推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从“阶段性帮扶”向“全周期护航”升级,真正实现从“困有所扶”到“优有所育”的跨越。

  在跟踪回访方面,长乐区民政局常态化跟进了解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最新情况,持续引导他们保持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在日常工作中建立了“个人遭遇冲突必访、家庭变故必访、灾害事故必访”制度,推进心理帮扶实现专业化、实效化。自2022年以来,已累计跟踪回访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510人次,有效预防在册儿童心理健康状态倒退。

  在爱心助学方面,构建了“政府+社会+个人”助学体系,积极联合区慈善总会和市红十字会、青山慈善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助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成年后的求学之路。自2023年以来,已为34名成年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牵线搭桥获取助学资源,并全程护航至大学毕业,搭建了从“生存”到“成长”的阶梯。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